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从小工厂主到资本大鳄> 第89章 佳宁集团老板陈松靑(2/5)(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章 佳宁集团老板陈松靑(2/5)(求订阅)(1 / 2)

位于香江赤柱附近一栋海边别墅。

陈家。

一位看起来四十多岁,身材高大的华人中年男子,正在书房那里看着一些书信。

这位华人中年男子,不是其他人,正是陈松青。

陈松青祖籍闽南,只是,他本人到底出生于闽南,还是出生于大马,或者新佳坡?还是比较神秘,外界一直不知道。

除此之外,他的出身年龄,更是神秘,有说是1933年出生,有说是1938年,外界并不知道。从他现在的情况来看,陈松青早已结婚,并且育有三个女儿来看。

如果是按照1933年来算,现在1977年,对方也就是44岁。

如果按照1938年来算,对方不过39岁。

他最小的女儿陈美玲年纪都有20岁来算,要说他在19岁已经有这个小女儿,其实是说不过去的。那么他的大女儿,甚至二女儿岂不是更早就出生了?

更何况,陈松青年轻还去过伦敦留学。

也就是说,对方应该是在1933年出生,这样算下来,还是比较合理的。

陈松青在伦敦大学攻读土木工程学,六十年代开始在新佳坡和大马工作,在新佳坡从事小规模的土木工程生意,但是,其很快破产倒闭。

等到七十年代,陈松青发现自己在南洋待不下去了,此时香江那边又远比新佳坡和大马要发达得多。在得知许多南洋的华商纷纷前往香江发展,甚至发了大财。

于是,陈松青离开新佳坡来到香江发展。

一开始,他就加入钟家兄弟的家族公司,出任土木工程公司的经理。因为陈松青擅长于打交道和经营关系,当时他钟氏兄弟公司干没有多久,就已经开始认识钟氏兄弟。

不但如此,在1972年和1973年期间,香江股市经历了疯狂牛市和疯狂泡沫,虽然只是大起大落,这次香江股市给陈松青留下非常大的印象。

等到1975年,陈松青开始独立门户,和钟氏兄弟另外一位家族成员钟鸿生合作创办德力生公司,以250万港币买入养和医院附近一块地皮,一年之后直接以620万港币卖给香江总督府相关一个部门,获利很大,让陈松青信心十足。

其后,陈松青开始成立自己的公司。

佳宁杀虫剂公司。

也就是在去年开始,最先开始代理欧美和东洋的杀虫药生意。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程功父亲程振邦的程氏杀虫公司面对这个以地产和金融入手的陈松青的佳宁杀虫剂公司,在面对对方大幅度降价的模式扩张杀虫剂市场情况下,程振邦根本就不是陈松青的对手。对于陈松青来说,他一开始就没有把程振邦和程氏杀虫公司当回事,他真正目标还是香江的地产业和金融业。

至于佳宁杀虫公司,纯属也就是拿来练练手而已。

从去年到今年,代理欧美和东洋杀虫剂公司,获利并不多,对于香江本土杀虫剂公司的程氏杀虫公司打击确实非常大。

等到今年春节前,程振邦夫妇夫妇也突然降价抛售那些杀虫药,陈松青也在逐步放弃杀虫剂的市场,转而看向香江的地产业和金融业。

特别是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陈松青敏锐感觉到香江地产在逐步恢复,这种情况下,低买高卖香江的物业和地皮,无疑要比香江杀虫剂赚钱得多了。

在1977年的11月,陈松青正式在佳宁杀虫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佳宁集团,注资资金为500万港币。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在关注那位程先生收购美资永高公司,收购青洲英坭,甚至在和怡和集团争抢九龙仓的控股权。

不过,他只是看,因为他并没有那么多钱来争抢。

更何况,无论是美资永高公司,还是青洲英坭,他都是属于后知后觉,否则,他必定会是大肆宣传。正在这个时候。

书房门突然被推开,正在看着书信的陈松青显得非常警惕,立刻把还没有看完的书信放回到书房抽屉。看到进来的人正是小女儿陈美玲,他才松开一口气。

“美玲,我不是说了吗?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能进我的书房?”

这一间书房,属于他的私密地,没有他的允许,家里的女佣人,还有他夫人高景琬,甚至自己三个女儿,他都允许进来。

现在的陈松青显得有些生气。

“爹地,我,我是看到很重要的消息,才进来告诉你的。”陈美玲有些害怕说道。

陈松青三个女儿,被认识的人誉为陈家三位千金。

其中,长得最出色,也是最喜欢表现自己的,正是陈松青这个最小的女儿陈美玲。

“美玲,什么消息?”

“爹地,现在许多早报的报刊上说,香江置地要出售金门大厦。”

香江置地要出售金门大厦?

陈松青明显显得很惊讶。

他知道金门大厦是怡和集团旗下金门建筑公司的物业,怎么会是香江置地出售金门大厦?

陈松青拿过那份报刊,仔细看了起来,报刊上说得非常清楚,确实是香江置地要抛售金门大厦。至于金门大厦怎么落入到香江置地手上?

很明显,这是怡和集团和香江置地的内部交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