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从小工厂主到资本大鳄> 第73章 股神曹仁超(1/5)(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章 股神曹仁超(1/5)(求订阅)(1 / 2)

信报,全称信报财经新闻,是在1973年的时候,林山木和妻子以及罗治平共同创办的。林山木六十年代早期在明报担任资料搜集员,其后远赴剑桥工业学院攻读经济学。

六十年代末回到香江,再次受到明报老板金庸的欣赏,让其出任明报晚报副总编,主要负责经济版。在这期间,曹志明多次给明报方面撰稿,林山木已经发现曹志明在财经分析和撰稿能力。

在1973年,罗治平和香植球,鼓励他离开明报,得到香植球资金方面的投资,林山木和夫人,以及罗治平共同创办信报。

不过,期间,香江刚刚爆发股市危机,刚刚新成立的信报,差点维持不下去,林山木只能新的印刷机卖给了东方日报。

罗治平也就是在第二年承受不了这种亏损,把股份退还回给林山木,自己跑去创办马报了。林山木依然还是坚持下去。

时间一长,他一个人也不行,他也就找到曾经在明报撰稿的曹志明。

实际上,曹志明在明报撰稿,只是兼职,特别是在1972年,香江股市最火的时候,曹志明和当时詹培忠一样,闭着双眼,他们都可以在股市上捞钱,当时持有股票市值过百万,是香江的百万富豪。只是可惜的是,1973年香江股市暴跌,曹志明在股市完全亏掉,几乎一分钱都不剩,他只能除了在明报工作,还在其他多家公司做兼职。

而在1974年,随着罗治平离开信报,林山木找到曹志明,除了给曹志明更高一份工资,还有写稿的报酬提成,另外,还有就是把罗治平退回的5%信报股份,也给曹志明。

正是这种情况下,曹志明开始正式加盟信报。

随后,曹志明开始以曹仁超,思聪等笔名开始在信报上发表文章。

这两个笔名是属于信报的财产,大多数时候是曹志明发表的文章,有些时候也是林山木或者是其他编辑,共用一个笔名来发表文章,以真正炒作几个重要的笔名。

程功知道,曹志明这个人确实是真的有本事。

不仅仅是因为对方以思聪发表那篇九龙仓的文章,后来更是被香江民间称呼为香江股神,足以看得出对方对于证券分析投资方面的厉害。

曹志明?

还是曹仁超?

也就是说,此次程功确实是看中了这个人才。

最重要,现在曹志明还是以思聪的笔名在信报上发表文章,表示看穿了现在程先生和怡和方面都是假和平,双方应该都是私下在抢九龙仓筹码。

但是,现在到底多少投资者相信是真的?

怕是没有多少。

休息一晚。

第二天大早。

吃完早餐。

程功则是坐车前往皇后码头附近。

“学军,让你去做一件事。”

“少爷,你说。”

“你去位于香江北角的信报总部那里,一位在信报担任资料室主任的曹志明先生,你去悄悄找到他,告诉他,我在这里等他。”

“明白了吗?”

“少爷,我明白了。”

李学军并没有开宾利过去,而是坐着一辆巴依尔轿车过去。

香江北角。

信报总部。

香江北角这边,确实是许多华人早期发展起来的地方。

如今,这里包括李加成的长茫实业集团总部都在这边,信报的总部也是在这里。

这段时间,因为程功偷袭九龙仓,香江股市和证券市场一片火爆,对于以证券,财经方面投资的报刊信息,毫无疑问这次爆发九龙仓收购战,以至于信报的每日销量最近都翻了一倍。

在这之前,信报的每日销量都是几千份而已,勉强能够做到收支平衡,不过最近销量终于破万份。对于林山木和其他高管来说当然是好事。

只是,没想到,九龙仓的收购战突然停下来,导致现在信报的销量再次下跌。

此时,信报总部这里,除了总编林山木等人外,还有办公室的主编,记者等等。

其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办公室。

正是信报资料室办公室。

曹志明也就在里面办公。

因为他是林山木特别聘请回来的,加上也有5%的信报股份,属于公司的董事,和其他普通的主编,编辑,记者还是有些不一样。

现在曹志明正在里面喝茶,看报,看资料,然后寻找合适的灵感。

像他平常以思聪,曹仁超笔名写的文章,他不是每天都可能发表的,很可能也会是林山木或者其他编辑以这个笔名进行发表。

正在这个时候。

门口外传来敲门声。

“请进。”里面传出曹志明的声音。

曹志明作为专栏专家,股评家,他写文章的时候,非常讨厌别人进来吵到他或者影响到他。如果没有什么事,一般没有人会来敲他名字。

现在办公室那位女文员敲门,推开门走了进去。

“曹主任,外面一位自称是你的朋友,想见见你。”

曹志明自己的朋友?

曹志明还有些奇怪。

他早些年经历过太多事,说不定还真的认识到以前一些早已不联系的猪朋狗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