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从小工厂主到资本大鳄> 第37章 狙击九龙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狙击九龙仓(2 / 2)

收购,恐怕到时被其他资本捷足先登,星河投资公司再出手,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其实,程功担心的就是像前世那样被李加成偷袭。

如果历史重演,被李加成抢先偷袭九龙仓,那么他和星河投资公司需要付出的代价就大了。

让克丽丝没想到的是,刚刚结束大豆期货合约的投资,现在老板居然直接提出星河投资公司要趁机收购九龙仓这样的庞然大物。

看着克丽丝那惊讶的表情。

程功说道:“克丽丝,别看现在英资看起来还是非常强大,实际上,现在看来确实是星河投资公司收购九龙仓的最佳机会。实际上,这和现在九龙仓的控股公司香江置地以及其母公司怡和的策略有很大关系,是它们给了星河投资公司绝佳的机会。”

九龙仓当初发展,特别是地产业务,主要依靠不断发行新股筹集资金。

比如,1973年到1974年间,九龙仓为筹集海洋中心和海港城的发展资金,多次发行新股以及送红股,导致九龙仓公司的总股本从990万股猛增到8501万股。

1975年到1976年间,九龙仓又先后发行可换股债券以及附有认股证债券,结果导致九龙仓股价长期偏低,同时大股东香江置地所持该公司的股权比例被大幅摊薄。

九龙仓兴建的大厦主要以出租为主,现金回流极慢,盈利增长率低,这也是导致九龙仓股价偏低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综合各方面来看,香江置地对九龙仓的控股比例实际只有10%左右。也就是说,怡和系,包括怡和及香江置地持有的九龙仓股份最多也就是850万股左右。

“按照现在九龙仓的股价每股在11.8港币左右计算,如果星河投资公司买入20%九龙仓股份,约1700万股,大概花费2亿多一些港币,就足以成为九龙仓最大的股东。”

实际上,九龙仓蕴含的真正价值,可能是当前市值的几倍,甚至更高。

仅仅只要两亿港币就可以成为九龙仓最大股东?

这让克丽丝也感到难以置信。

此时,她看向程功的眼神充满了惊讶。

老板到底是怎么发现这个巨大的收购商机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