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神赐之道
船停靠岸边,船体撞击青石发出一声沉重的声响。“咚一一”
紧接着水夫们在夹板上高唱:“下船咯一-各位官人带好物件,下船咯一一”感觉船只停稳,林岚从屋内走出来,瞧见下面的人已经陆续下船。“到了,我们也走吧。”
东西早就收拾好,来时空空荡荡,下船反而多了几个包裹。程阳去牵储备粮。
沈凌抱着侄子。
挤在人群中,下了船,脚落地,顿时有种踏实感。下了船,瞧见不远处站着不少揽客的。
“灵寿、灵寿,拉车去灵寿。”
“行唐、行唐一一”
“有没有去桃花县的,桃花县。”
五花八门,让林岚有种幻视现代火车站出站口的既视感。所谓的拉车,也不是畜生拉车,而是人力,但跟黄包车也不太一样,是夹板车,也不知道那位穿越的前辈到底整了什么发明创造,割裂感极强。程阳人高马大,往前一走,一米九多的身高傲视群雄,一般人不敢上前。说起来,沈凌比他矮差不多一个头,身高莫约也有一米七多,接近一米八,从这就能看出对方家境肯定很好。
“我们要坐车去吗?"他扭头,问向沈凌和林岚。这边是个港口镇,距离灵寿大概还有四十多公里,走路得一天的功夫。下船已是暮色四合,霞光落满天。
天上的云卷了一层又一层,看着倒好天气。林岚低头看去,拍了拍自家还未成年,但已经有吃苦耐劳架势的骡子。满眼爱怜的抚摸它的脑袋,压下它脑袋上的那一撮呆毛,语重心长道:"靠你了,储备粮。”
租车是不可租车的,买个车板子多实在,不仅能放东西,还能坐人。“买车架子吧。"林岚道。
他们之后需要用到车的地方还不少,与其租车不如搞个车架子。程阳也觉得这主意不错。
车架子这东西也不便宜,去车架子这东西去车行或者木匠作坊处问问肯定有卖。
今日天色已晚,他们准备明早再出发,先找个客栈,再去问问车架子的事J儿。
往镇子内走去,荒凉一片。
这地方倒是没有守城的将士,毕竞这也不是城。走了两条街市,若不是偶尔能看到人影,林岚真的会认为这边是空城。及其空旷,说是十室九空也不为过。
许多屋舍的门破破烂烂,有的甚至土墙都倒了一半,墙上长满了杂草,枯黄枯黄。
往来的人分两拨,一拨神色麻木空洞,另一拨看着倒是正常,就因为太正常而显得不正常。
街市上连个摆摊的都瞧不见。
“这人也太少了吧?”
走到一般碰到的人十个手指头都数得清,程阳震惊了。这都能说是空城了。
沈凌见怪不怪:“赵国征兵,六尺五寸就得入伍。”“本地服劳役(更卒)后下一年正规军(正卒)第三年则是戍边(戍卒),三年一回,若是战时不可归家。”
说罢,他收了收眼,语气平和:“赵国人口本就不多,以往都是靠卖粮借兵抵御外敌。”
他眼中闪过讥讽:“借兵御敌,如引狼入室,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对此,林岚更确定,赵国国君的脑子有坑。林岚想到一句话,忍不住感叹:“孤客穷军,仰人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沈凌一听,给了她一个赞叹的眼神。
作为一个理科生,程阳此时的心情,大概就跟高考突然宣布要理科生考历史,临时抱佛脚没区别,他觉得,自己回去给找个语文老师补习补习。“赵国大败后,灵寿被屠城,宋国占据后自然要迁人过去,本国人与赵国遗民打散混居。”
“所以,这里的人是被迁到了灵寿?“沈凌微微蹙眉,掌权者得城池后,常常把居住的原民打散,并入各处,这一点并不奇怪。古代氏族权利大,皇族为了打压氏族,就经常使用这样的方式,迁移氏族。为得就是不叫氏族势力扩大,但这也只是抑制而非根治。毕竟只要三五代的功夫,即便是落户新地盘,有足够文化底蕴,依旧可以重新起来,毕竞对方掌握了“知识”。
不然也不会每一代王朝的国君总要灭氏族。“差不多吧。"沈凌回答。
沈直趴在沈凌的怀中,他虽没发烧,但还是披着斗篷,好奇张望。这地荒凉的离谱,走了一圈,只有几个门面还开着,没客栈,倒是有木坊。“掌柜的,还在这里开店?“购置木架时,程阳好奇与之打交道。年迈的木匠叹了口气:“我这年纪,去又能去哪里呢?”反倒这破破烂烂,偶尔会有船来,还能混口饭吃。“客官等会儿,我给您挑个好些的木架子。”“不急,你慢慢来。”
程阳道了句,撑在破破烂烂的台子前。
落日的余晖把门槛的影子拉长,老头弯着腰的身影逐渐隐入黑暗之中,半明半暗,而他身后挂着帘子的屋子,在黑暗中好似深渊巨口,一点点的把他吞喷殆尽。
“客官一一”
叫了一声没反应,老人家不得不提高声音。“客官!”
“阿一一”
猛然回过神,没有焦距的目光对上老人浑浊的眼睛。那是一双不再清亮,浑浊、模糊,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