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仙长!”
几个衙役连忙躬身行礼,态度恭敬到了极点。
那日负责带队抓捕李轩的捕头,更是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了上来,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仙长您怎么来了?快请进,快请进!县尊大人正在后堂休息,小的这就为您引路!”
说着,便点头哈腰地在前面带起了路,将李轩和胭脂引向县令休息的后衙。
县令正在书房里品着新茶,听闻衙役通报说李轩来了,吓得手一抖。
滚烫的茶水洒了一身,也顾不上烫,连忙起身相迎。
当他看到李轩那张平淡无波的脸时,双腿都有些发软。
“仙……仙长,您……您怎么来了?”
县令的声音明显有些慌张,额头上瞬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生怕李轩是来找自己秋后算账的。
李轩看着他这副惶恐的模样,嘴角微微一翘,露出一抹淡笑。
“别慌,不是来找你算账的。”
听到这话,县令提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了一半,但依旧不敢大意,连忙躬身道。
“仙长说笑了,下官……下官有何账能让仙长算的……”
李轩摆了摆手,懒得与他兜圈子,直接开门见山。
“我需要笔墨纸砚,修书一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写好之后,你派个得力的衙役,快马加鞭,将信送到杭州灵隐寺。”
“交给一个法号叫‘道济’的和尚。”
杭州?灵隐寺?道济和尚?
县令闻言一愣。
他虽是满心疑惑,但哪里敢多问半句,连忙点头如捣蒜。
“是、是、是!仙长放心!”
“下官这就去准备笔墨,保证派最稳妥的人,八百里加急,把信送到!”
一旁的胭脂,听到“道济”这个名字,美眸中充满了不解。
她轻轻拉了拉李轩的衣袖,低声问道。
“公子,这道济是谁?”
李轩转过头,看着她疑惑的眼神,声音平淡地解释道。
“道济,就是李修缘。”
“轰!”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胭脂的身躯一阵摇晃。
李修缘!
那个在她大婚之日,抛下她,遁入空门的男人!
那个让她从万众瞩目的新娘,沦为整个天台县笑柄的男人!
胭脂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
眼底深处,光芒剧烈地闪烁起来,有震惊,有怨怼,有不甘。
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迷茫。
他……他现在,叫道济了?
李轩敏锐地察觉到了胭脂的情绪波动,感受着对方抓着自己衣袖的手,不自觉地收紧。
他伸出另一只手,轻轻地覆盖在胭脂的手背上,拍了拍。
掌心传来的温度,让胭脂纷乱的心绪,稍稍安定了一些。
“放心。”
“我让他回来,只是因为李茂春夫妇已经辞世,作为他们唯一的儿子,他没有不回来奔丧送终的道理。”
“这是人子之孝,天经地义!”
李轩凝视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处理完这些后事,他会离开的。”
“而你……”
李轩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认真,“现在是我的妻子,我不会再让你与他,有任何牵扯。”
“妻子”二字,从李轩的口中说出,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肯定。
胭脂浑身一颤,猛地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李轩。
李轩眼神清澈,没有丝毫的玩笑意味。
那双深邃的眸子里,映照着她小小的、有些慌乱的身影。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瞬间从心底涌起,冲刷着她心中所有的不安、怨怼与迷茫。
眼底的复杂光芒,渐渐褪去。
胭脂缓缓地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脸颊上,飞起一抹动人的红霞。
用几不可闻的声音,轻轻地应了一声。
“嗯!”
县令早已命人备好了上好的文房四宝,恭敬地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大气都不敢喘。
李轩拿起毛笔,蘸饱了墨,在雪白的宣纸上,笔走龙蛇。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是寥寥数语。
将李府发生的变故,李茂春夫妇的死因,以及李管家的下场,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一遍。
最后,在结尾落下一句话——
父母之丧,人子之礼,速归。
没有落款,也没有署名。
但李轩相信,李修缘能看懂。
写完信,他将信纸折好,装入信封,递给了县令。
“尽快送去。”
“是!仙长放心!”
县令双手接过信,如同接过了圣旨一般,转身便去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