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大明等到了机会,准噶尔部实力空前强大后,俺檀汗认为杜尔伯特部不配生存在草原上,对杜尔伯特部发动了进攻】
【得到了这个消息后的中祖,准备召开大明军事会议】
【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沐磷那边传来了捷报,他前去镇压交趾,成功地将整个安南半岛地区大部分势力给扫平,灭了两个国家,军锋直逼[暹罗]】
【这个时候,整个安南半岛的大大小小势力全部联合,想反抗大明,认为大明是侵略者】
【但自古以来,安南半岛便是大明的领土,当时的大明还拿出了诸多前人的证据佐证】
【但安南半岛的势力可不管,在大明到来之前,他们活得相当滋润,是统治者,现在大明的军队来了,他们的好日子可就要结束了】
【所以他们联合起来,组织了联军,要驱逐沐磷的大军】
【这场战争,算是安南半岛和大明的决战,要是大明胜利,自此之后,安南半岛再也无法脱离华夏的统治】
【若是安南半岛胜利,大明甚至会因为损兵折将而无法收复北方故土,真的就只能和南宋一样偏安一隅了】
【而且,现在北方的准葛尔在和其杜尔伯特部在打仗,大明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收复北方,此时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这个时候,中祖面临抉择,是继续在安南半岛和他们决战,还是出兵北伐】
【中祖说:“朕全都要!”】
朱祁铄坐在金銮宝殿上,头戴冠冕琉璃,显露威严。
底下,群臣一一排好位置,整齐划一,井然有序的发言,为大明建言献策,充满着生机勃勃。上一次大明的朝堂还是如此有生气,如此有规矩,还要追溯到朱棣的时代,那时候朱棣是皇帝,太子朱高炽监国。
大明,竞然在朱棣崩了后,朝堂的生气断了这么久。
一些从永乐年间活下来的老臣,见到这一幕,都由衷的感叹:
“陛下有汉高祖之豁达、汉文帝之风、唐太宗之坚毅勇武也。”
这个时候,锦衣卫指挥使朱骥上奏:
“陛下,探子来报,安南地区已集结大军,欲与我大明决战,而且,他们应该是知道了我们大明现在的重心是要收复北方故土,所以他们应该是料定我们大明不敢两线开战。”
于谦已经来到了应天府,此时是大明的首辅:
“陛下,若是如此,我们大明确实应该舍弃不放,臣认为,现在准葛尔分心,我等应该先拿下北方故土朱祁铄点了点头,转而望向户部尚书申瓒,申瓒,是申佑的哥哥。
申佑是土木堡之变中,朱祁镇遇到生死危机的时候,代替朱祁镇去死的忠臣,朱祁铄知道他还有个哥哥申瓒,之前是一直经商供申佑考取功名的,所以觉得他有才能,直接把他提拔到了户部尚书。朱祁铄朝着申佑问道:
“如今国库的钱,能不能支持朕的大明两线作战?”
申佑一愣,群臣也愣住了。
当年太祖文皇帝朱棣,都不敢两线作战啊。
若是赢了,可能是险胜,若是输了,可是折损国运。
当年咯,申佑,作为户部尚书,他是很心疼大明的钱袋子的,申佑一脸纠结:
“陛下,能是能,但是……”
“既然能,那就打!朕既不想放弃北方故土,又不想放弃这次直接侵吞安南半岛的机会!”“不可啊陛下!”于谦苦口婆心的劝谏,他是真的不想大明有什么的动荡了。
“臣以为,此次两线作战,大明虽然可获胜,但还于旧都后,安南距离京师过远,我们又该如何治理呢?”
“过不了几十年,他们又会反叛,臣以为,和安南作战的利益实在是太低了。”
于谦的思虑非常的周全,这也是唐朝灭亡后,交趾一直脱离中原统治的原因。
“无妨。”朱祁铄很是自信,因为他的科学研究所,已经初步研究出了蒸汽火车,十年之内,必定可以研究出来,到时候,安南定会牢牢成为大明的版图。
但这是机密,还不能公之于众,朱祁铄悄悄地和身边的太监说话,然后让太监传话给于谦,于谦知道后,大为震惊,随即赞同朱祁铄的两线作战:
“陛下,臣主动请缨,此次征战安南,臣愿压阵。”
“不可。”朱祁铄轻声道。
“朕要御驾亲征!”
这一次,他收复故土还于旧都,要御驾亲征,大明的家,还得让于谦帮他管着。
听到朱祁铄要御驾亲征,这次不止是于谦不乐意了,群臣也炸了毛,上一次朱祁镇御驾亲征,可把他们大明折腾得够呛。
虽然朱祁铄军事能力非常强,但是,皇帝还是不要立于危墙之下的好,他们怕啊。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您要真御驾亲征,臣就装死在这个大殿上!”
“臣附议!”
无奈的朱祁铄,只好暂时放弃了御驾亲征的想法,知道群臣是被朱祁镇弄怕了:
“该死的朱祁镇,死了也要恶心联……”
“既然如此,申瓒,你负责整个大明的后勤,沐磷全权进攻安南,郭登和孟怀安一同负责收复北方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