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第87章 天志尚同归君上,格物致知代鬼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章 天志尚同归君上,格物致知代鬼神(1 / 2)

刹那间。

伴随着话落,皇帝的话语,一下就让墨楚陷入了沉默。

“二者,汝尚“节用’,朕设盐引,行官山海策,以其利充实国库,用以兴修水利,救济万民;亦用以赐士兵利器坚甲,保家卫国。此为奢侈乎?亦或是节用乎?”

墨楚眉头紧锁,继续辩驳:“官山海之策,乃是与民争利,盐铁之利未能普及万民。”

“若无“官山海’策,天下万民又有几人能食得起盐?“雪花盐’、“青盐’,难道不是出自大秦官坊?”

“当今之盐价,比起往昔,巨子以为是现今为好,还是过去为好?”

昭武帝步步紧逼,墨楚的脸色愈发凝重。

“三者,朕倡导天下兼爱。朕设格物院,汇聚天下巧匠,广布工艺,推广新式农具与水车以救苍生。”“朕之所为,是否为实现兼爱非攻之道?朕之道,与汝墨家之道,果真水火不容乎?”

昭武帝这振聋发聩的三问,让墨楚陷入了长久的沉吟。

墨家的“非攻’之论,在昭武帝面前,几乎不堪一击。

不过,墨楚自然是有脾气的。

想要墨家心甘情愿的臣服于大秦,那是不可能的。

“陛下所言,或许有些道理。”

他冷哼了一声,随即语气变得无比凝重,“然,我墨家之核心,在于『尚同』!!”

“《墨子·尚同》有云:『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

“此『上』,乃天子之贤,然究其根本,在于墨家巨子。”

“天下墨者,皆听命于巨子一人,敢问陛下,倘若有朝一日,陛下旨意,与我墨家巨子之令相悖,天下墨者,当何去何从?!”

墨楚抛出了一个极为尖锐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昭武帝又会如何回答?

现实,章台殿内。

听着墨楚所言,赢政瞳孔一缩,眼中泛起寒光。

“问的好!”

他咬牙切齿道,心中对于墨家似乎更忌惮了几分。

赢政对于墨家忌惮,自然就是因为一派之首,竟然与君王争夺号令天下之权。

这简直是取死之道。

威自君出,天下之权自然也归于君。

御座下,淳于越等儒生则是幸灾乐祸,任谁都清楚,任何一个君王,都不可能容忍一个独立于皇权之外的权力中心存在。

而天幕画面上,昭武帝却没有动怒。

面对墨楚之问,他反而坦然一笑,赫然道:“巨子所问,亦是朕所思虑之事。”

“然,朕觉得巨子或许是将『尚同』之义,理解的狭隘了。”

霎时间,昭武帝的声音骤然拔高。

“墨家所谓之『上」,真的是指巨子一人吗?”

“不!朕以为墨家先贤所言之『上』,并非某一个人,而是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一种『公义』与『道理』!”

话落,可以看到画面中的墨楚,是何等的骇然。

“朕,与巨子并非道理本身,而是寻道、行道之人!”

“若朕的政令,符合『利天下万民』之公义,那便是『上之所是』,天下墨者自当从之;若巨子之令,有违此公义,那便是『上之所非』,天下墨者亦当辩之!”

这一刻,皇帝用极为巧妙的言论,拉进了墨家和君权的关系。

“朕所立之《秦典》,所行之『天下为公」,便是我大秦最高的『公义』!”

“哪怕是朕,与巨子,与天下万民,皆当同于此法,同于此道!”

“如此,何来君王与巨子之令相悖之忧?”

墨家的组织原则,不就是“听命于巨子’吗?那么皇帝直接升华为「国家公义’上。

这一刻,墨家的“尚同’核心,也完美的容纳其中。

墨楚闻言,身形剧震,眼中第一次露出了动摇之色。

而不等墨楚完全消化,昭武帝抛出了最为致命的一击。

“朕知晓,墨家还讲『天志明鬼』,欲以鬼神之力,监督君王与贵胄之行!”

他拉着墨楚的手,在墨楚错愕的目光下,来到了大殿门外,指向天空。

“然,巨子请看,天道无常,旱涝不均。若天志真能明辨善恶,又何以坐视苍生受苦?”

“鬼神之说,或可威慑一时,却并非长久之计。”

这番言论,也让墨楚陷入了思考。

墨家学问,『天志明鬼」一说,是为了让君王懂得鬼神之威慑。

但是鬼神都威慑不了君王的话,那么这一说又有何用处呢?

墨家之学,要往何处而去?

想比起儒家来说,墨家除了墨子,又有几个如同孟子、荀子那般,在理论上强于儒家的呢。墨家的理论,在墨子之后几乎都没有怎么发展了。

所行的,无非就是兼爱非攻之道。

“诚然,如陛下所言,墨家之道,无法威慑君王,那陛下为何又要墨家学问?”

见此情绪,墨楚冷哼了一声,向着昭武帝反问道,“陛下可现在就把墨家逐出去咸阳,省的让陛下恼怒。”

墨楚所言,自然是气话。

他辛苦带着几十名弟子回来咸阳,不就是为了在昭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