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老师,孤还有机会吗?”
扶苏的表情,显得尤为沮丧。
显然,他是被接二连三的打击给刺激到了,以至于自己都无法接受,面对眼前的一切。
天幕中的自己,自尽而死。
而现实中的自己,也陷入了颓废当中。
“还有机会,长公子如此自暴自弃,难不成真的要让六公子取您而代之,成为大秦的储君不成?!”淳于越一下就急了,费劲口舌的想要劝阻扶苏。
扶苏如果摆烂,儒家这边自然也没有什么好结果,而自己的努力,也会彻底付诸东流。
对于这点,淳于越自然是无法接受的了。
“凭心而论,公子觉得六公子的奇谈怪论,真的能够在大秦作效吗?”
淳于越随即怒喝,对着扶苏言道,“六公子所用的过于功利之术,岂能用在治国平天下上。”“公子所坚持的,乃是尧舜禹汤之王道,可是大道;六公子所行的,不过是管仲商鞅之霸术。”“只是一时之失,何足道哉?大道之争,方为根本啊公子,您只要坚守本心,待霸术之弊显现,陛下自会明白。”
“您,才是大秦最合适的储君,帝国最合适的继承人!”
轰然间,淳于越的一番话语,就如同一道惊雷,彻底点醒了扶苏。
他抬起头,原本颓废之色一扫而空。
“老师,您说的对。”
扶苏看着淳于越,语气也变得尤为认真,“六弟的「三院构想’,将儒学与法、术并列,此乃乱道。”“父皇被他所迷惑,孤身为长子,绝对不能坐视大秦的道统,就此崩坏!”
“老师,我要与他堂堂正正的争!”
“我要向父皇证明,向天下人证明,我所坚持的王道,绝非空谈!”
扶苏的信心回归,那就意味着储君之位,还没有彻底分出胜负。
只要赢政还没有明确态度,淳于越也很自信,自己可以帮助弟子走上大秦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天幕的未来,扶苏自尽又如何?
天幕既然出现,那就代表未来已经变了,所以淳于越为何不能帮助自己的弟子,争上那一争了!楚地,项府。
天幕上昭武帝,所引发的狂风巨浪还在持续,朝着大秦,乃至于六国的疆土蔓延。
这位昭武帝越出色,就越发让项梁厌恶,以及担忧。
“先生,天幕此子作为赢政的六子,奸诈多端。”
“我大楚有此子作为阻碍,怕是难以复国啊。”
天幕之言,几乎为天命论断。
看着天幕预告,昭武帝如何平天下,打败他的羽儿的。
项梁就相当忧心,大楚好不容易看到了复国的希望。
难不成,就以为此子,就即将要分崩离析了吗?
不接受!
对此,项梁是绝对不接受的。
作为项梁的门客,范增还是有点水准的。
他捋了捋胡须,赫然说道,“项将军何须顾虑,虽说昭武帝的出现,对于复楚大业确实有所影响。”“但是天幕所示的是未来,却未必会是注定的未来。”
“天幕既然已显,那就意味着未来是可以改变的!”
话落,范增的言语,让项梁的脸色稍缓。
“先生是说?”
他下意识的看向了范增,觉得范增或许会有什么过人见解。
“其一,昭武帝“民心即天命’的理论,看似高明,实际上有着一个极大的破绽。”
“那就是黔首未必如昭武帝所想的那般,信服大秦。”
“这“民心’秦人可以争,我楚人为何不可以争?!”
范增的话语,就好似醍醐灌顶,让他一下就明白了什么。
“争取民心?是楚地的“民心’吗?!”
项梁的神色,一下就变得激动起来。
“不错,大秦朝堂始终山高路远,距离楚地根本无法遥控。”
“您可以提前找好楚怀王的后人,拥立为王,以示我等并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复楚社稷’!”“在项氏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实现比起秦法更加轻的赋税。”
“黔首百姓,无非小恩小惠就可以笼络,天幕上的大秦虽好,可终究不是现实的大秦。”
天幕上越好,就能够使得现实越苦。
而,这就成为了项氏在楚地的操作空间。
“其二,我们还可以编造类似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童谣,制造鬼神之说,来对抗昭武帝的“人定胜天’论!”
天?!
在范增眼中,人怎么可能胜天的了?
对于这一点,昭武帝就大错特错。
而他也能够利用这一点,指责昭武帝不敬鬼神。
如此,就能够让楚地民心,尽复归楚国,复归项氏。
“好,此言大善!”
项梁的眼眸精光一闪,对于范增的言论,他十分认同。
“有先生相助,我项氏复楚大业必定有成。”
说着,项梁就把一旁的项羽拉到了自己身边。
“我的羽儿,在天幕被评为有着“霸王’之勇,十分不凡。”
“不如就请先生,作为老师好好教导我这侄儿,让他能够在未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