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安定百姓;而安定百姓的道理,在于使百姓富足;使百姓富足的道理,在于鼓励农耕。这是万年不变的道理,上到朝廷,下至州府,都应该恪守这样的约定。)【但现在代州别驾何榆,蒙受陛下的重任,为一州主官,镇守大梁北疆,非但不能体恤圣意,安抚百姓,反而倒行逆施,颁布这些令人骇然的苛政!】【何榆之罪有三,桩桩件件,皆令人发指!臣不得不冒死上奏,弹劾于御前!】
“在于鼓励农耕",看来就是在说我先前颁布的耕田分层赋税制了。“何榆若有所思。
指挥金事倒觉得是意料之中:“若非你事后同我解释,我也会认为这是会使民不聊生的计策。”
何榆回忆了一下她之前是怎么忽悠指挥金事的。似乎是……反内卷?
“既然能说服蔺大人,想必说服齐少卿也不是难事了。"她笑道。【其一,为罔顾君命,欺瞒朝廷,因州府工作失误而嫁祸于民。】【何榆查得代州库银此前曾有巨额亏空,此事本应据实上报于朝廷,恳乞圣裁;亦或是整顿吏治,追查犯罪者,方为正道之举。】【然而何榆为了掩盖她失察和渎职的罪名,竞然胆大包天,不奏请圣意就擅自下令重征赋税,用百姓的艰苦来填补州府的空缺!】【这实在是剜肉补疮之举,为官者,如何能将官府的过错,尽数转嫁于早已不堪重负的黎民百姓!】
“看来这位齐少卿的消息不是很及时啊。"何榆已经心里有数。指挥金事也颔首:“何大人已经同百姓解释清楚了此政策的意义,这一条弹劾,倒是不足为惧。”
何榆默默观察她的反应:“统子,完全没看出来蔺大人想知道的事情和齐少卿的劾状有什么关系啊。”
系统不慌不忙:“不慌,看看后面的。”
【其行为非但欺下,更是瞒上之举,使朝廷法度和祖宗之法为无物,此举可谓不忠也!】
“这真是给我扣帽子了。"何榆假装头疼。系统又一语戳穿她:“宿主其实心里高兴得不行吧。”“若非宿主知道,齐鸣的弹劾不会落到实处,否则宿主恐怕会直接应下吧。”
何榆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指挥金事看着也皱眉:“齐大人此举,确实是有些过火了。”她还没有很适应这种夸张弹劾的风气。
反倒是何榆安抚她:“无妨,我自辩的时候应该也会回击得很过分的。”指挥金事哑然。
【其二,为倒行逆施,乖张立法,公然奖懒惩勤,败坏风气。】“终于说到这里了,看来这次的弹劾重点就是赋税了。”“不过也合理,我到代州以来,主要改革的也是赋税的问题。”何榆竞还有些遗憾:“只可惜齐少卿弹劾的时机差了些,否则还能连上我最新定下的细化赋役的政策一起上奏。”
指挥金事有些无奈:“怎么感觉何大人像是在盼着被弹劾似的。”“一次弹劾完,总比三番五次的弹劾,我还要一次一次地自辩要来的方便止匕〃
“有理。”
【何榆为了征得新税,所颁布的政令尤为荒谬,实在是前所未有的乱国之策!她竟明文规定:田亩荒废愈多者,人丁愈懒散者,赋税反而较轻;而勤于作、田地丰腴的努力人家,反而要承担加倍的重税!】【此令一出,只会令勤奋者心寒,惰懒者得以,淳朴之风荡然无存,而狡猾偷懒之风日渐嚣张。】
【农业乃是一国之本,勤劳耕作更是百姓的本分。何榆这一政策,无异于自毁根基,使良民韩信,奸民得志。】
【若纵容此政策蔓延下去,不但会使代州的良田尽成荒地,甚至会动摇社稷之根本!如此不仁之人,如何能任百姓慈母官!】“有道理啊,还可以往外传播传播。“何榆小声嘀咕,“大梁这么大,总会有同样不务正业的官员认同我的政策的。”
“到时……”
“到时候宿主就会被砍头了。“系统冷冷地开口,“更何况,对于本朝来说,农业是根本,即便是最为离经叛道的任,也很难在只是听闻这个政策的情况下认同宿主。”
何榆有些遗憾:“看来我也只能在代州发挥了。”系统:…
“这条劾状对何大人来说也不算难事。“指挥金事认真地读了两遍,“何大人只需按照先前说服我的思路,向陛下陈明即可。”“只是何大人此次上奏时,不妨同细化赋役制度的想法一同向陛下汇报,免得下次还会因此再被弹劾。”
何榆答应得很快。
快到指挥金事仿佛产生了既视感,何大人之前……是不是也承诺过会向陛下汇报?
何榆完全不记得自己为了搪塞指挥金事还说过什么,见势不对,她连忙继续读了下去,岔开了指挥金事的思绪。
【其三,为苛待百姓,激生民怨,致使州郡不宁,有损陛下圣德。】“怎么又是有损陛下圣德。"何榆没忍住吐槽道,“上次那位弹劾我的时候,好像也是说我在做的事情会影响陛下在民间的声誉。”指挥金事盯着她。
“咳咳。"何榆马上收敛,“我保证会迅速澄清清楚,绝对不会影响陛下的。指挥金事收回了视线。
【自从何榆的重税恶法施行开始,代州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臣曾闻州府外日日有艰苦的百姓跪哭哀求,希望何榆能给她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