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我真的没想名垂青史啊> 先“拆屋”,后“开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先“拆屋”,后“开窗”(2 / 2)

些古板,方才多有冒犯,还望何大人见谅。”

见何榆并未在意,她这才接着说道:“只是何大人方才所提两点改革措施,是否还有转圜的余地呢?”

何榆故作高深,只是看着她,没有说话。

宋佑还是很上道,示意下人拿了个盒子过来,推给了何榆。“何大人,我想,这限制名额,是否有些针对我宋家了呢?”“宋家族人门生向来在科考中占据高位,若是限制各家数额,岂不是会令高分者落榜,低分者捡漏?”

“我担心这些落榜的人对朝廷心有不满,会说些胡话败坏您的名声啊。”何榆微微打开盒子,看到里面的金灿灿后便满意地合上了盖子,回答道:“宋家主此言有理,我的名声倒不重要,只是若是使原本的优秀者无辜落榜,实在是罪孽啊。”

“那这白卷者满分的政策……宋佑试探道,“这恐怕也不能使学生信服啊。”何榆装出一副苦恼的样子,假模假样地思索了一会儿,这才开口说道:“不妨这样,我听说以往代州的科考只限于圣人典籍。”“这些圣贤书自然是学生应当首要学习的,但若只是一味地空读书,恐怕无法实际体会书中的道理,很多问题也就无从解决了。”“大人的意思是?"宋佑越听越糊涂。

“代州科举考题多年来都千篇一律,实属无趣,因此,除去原有的参考书目外,我要另外增加农学、算学、中医学、天文学等书籍为参考,同圣人典籍一同作为科考考题的抽选范围。"何榆兴高采烈地讲述着自己的设想。“这些都是大梁发展建设的基础,宋家主以为如何?”她第一次向指挥金事讲述时,不仅指挥金事被忽悠住了,就连系统也恍惚了一下。

这听起来着实是一个功在千秋的改革。

但系统知道何榆不可能是想要做好事。

果然,何榆又补充道:“为了避免作弊透题,公平起见,考生的考试科目是在考前由自己随机抽取的。”

“不确定性增加了,考生提前得知考题的可能性就越小。“说到这句话,何榆看似无意地扫了一眼宋佑,“宋家主,你说是也不是?”宋佑哪里听不出来何榆这是在内涵她宋家,数年来靠着对圣人典籍的优先解释权,多次在出题时夹带私货,向自己的族人门生透露题目所在,以保证科举一道的垄断。

但她也是既得利益者,因此如何能说宋家做的不对?因此只能是不回应,赶紧转移话题:“大人的意思是,除去原有的圣人典籍之外,所有新补充的各科书籍考生都要学习,以免在抽题时遇到自己未曾学习过的内容。”

何榆开了个玩笑:“若是真不会,也可以交白卷不是?如此有个性的考生,说不定我会因此给她满分呢。”

宋佑只是想想,就觉得这画面真是一言难尽。相较之下,只是增加几门学科,大不了请些老师来为大家讲解,抓紧时间多学一些,也会比其他人分数高了。

总比在考卷上乱答一通,甚至交了白卷的反而能优胜的荒唐规则要强得多。只是增加几本书而已,宋佑有信心能稳住家中长老。见宋佑信誓旦旦地保证可以交给她来做,何榆满意地颔首,嘴角还是忍不住有了些弧度。

系统敏锐地发现了,但它还没想明白宿主哪里成功了,这难道不是让学生变得更加全面吗?

听了它的疑惑,何榆失笑。

“离下次代州科考不过几个月时间了。”

“统子,人不是机器,多少人日夜苦读多年才能科举中第,我临时增加四本书目,又有多少人能在这几个月里学到融会贯通呢?”“原本可能中第的考生,很可能因为没有抽到自己擅长的科目而落榜,毕竞鲜少有人能在农学、算学、中医学、天文学这四方面同时拥有天赋。”“况且,我可没说要和往常一样,按照成绩顺序录取够人数才停止。”“既然是分数制,那便只有在及格分数以上的人才有资格竞争上榜机会,不是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