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代州大改革(2 / 6)

收获军备,还能收编有训练经验的士兵。若将其编入代州官兵或边防军,反而会使边防更加稳固。”“何大人之才数倍胜于臣,因此,既然臣能想到,何大人一定也早就想过世家或起动乱,又怎会不提早做准备?”

“若是早有准备,世家的阴谋又怎会波及百姓,甚至整个代州?”“因此,臣以为于郎中方才所言皆为空谈!”“好!"何榆的好同僚,御史台的御史喻学为他叫好。庄淮拱手谢过,顿了一下,还是接着说下去了。“再者,臣以为,于郎中方才的弹劾,包藏祸心!”于航被直接点名,更是恼怒:“无凭无据污蔑同僚,庄大人,你就是这样做官的?”

皇帝都不耐烦了,怎么庄淮说一句,你于航就得冒出来找存在感。“于郎中,慎言。"有敏锐的人察觉到了皇帝的情绪,好心提醒她。于航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心急,这才稳下心神,准备听听看庄淮想说什么。庄淮叩首:“代州经历莫名其妙的粮荒,刚刚安定下来,于郎中就急着弹劾何大人这样的能臣,她的弹劾中虽然三番两次提到会使百姓受苦,可实际上就是不愿看到世家动乱。她口口声声说何大人的离间计会使忠诚之士离心,奸佞之辈欲动,可若真是忠臣,又怎会看不出何大人背后的良苦用心,又怎会试图用陛下和朝廷的名望来站在制高点指责何大人呢?”“如于郎中这样利用朝廷声誉之人,才是真正的奸佞!”“况且,于郎中如此舍不得世家动乱,臣不得不怀疑,于郎中是否与代州世家有深厚往来,又是否有利益勾结?前朝名将魏高被奸人陷害时,用的就是挑起边境混狂的罪名,如今于郎中的劾状,与当日的还陷何其相似!”“古往今来,平定边境都是靠的强权和强军,如今何大人压制世家巩固朝廷统治,甚至未用权势压人,如此大的功劳,非但没有嘉赏,反而受到了逸言弹劾。”

庄淮转头看向于航:“于郎中方才言说,何大人之计若被州县竞相学习,恐生大乱。可如今朝廷若是听信了于郎中的谗言,诬陷了忠臣,使边疆将领寒心,使天下能臣再不敢大胆行事,只能畏首畏尾,这才是会生出大乱子的事情!“恳请陛下明鉴!”

代州。

果不其然,何榆分层收税的政令一经下发,百姓议论纷纷。人们围着官府的布告,逐字研读。

“怎么还能不让人种地啊!”一个圆脸女人愤怒地说道。“就是啊。"周围的人很快就附和起来,“这不是想要饿死我们吗?”“竞然还有这样荒唐的官府。"另一边的瘦高女人很是不满,“越是勤奋竟然越是要加税!那我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田地荒掉吗?那开国之初给我们分田地白意义是什么!”

人们又是纷纷附和。

“而且,不让种地,那让我们干什么啊?"有一个绿衣女人提出问题,“难道每天都在家里坐着吗?”

“官府好像回答了这个问题。“有眼尖的人看到了,凑上去念了出来,“可以读书准备科考……”

“简直可笑!"瘦高女人冷笑道,“不让种地,就没有收成,没有收成我们哪里来的钱读书考试?恐怕连书院的门我们都进不去!”一时间,整个代州都唉声叹气的。

大梁有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想要迁移去其他州落户,手续繁杂不说,要求也很严格,因此,人们虽说没办法,可也走不掉。况且,谁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呢?

世家很快也得知了新的税收政令。

“何大人,这您得给我个说法了。"宋家家主宋佑很快就找上门来了。她是最着急的那个,毕竞宋家别的不缺,唯独希望能通过成为代州模范世家,获得田地和金银。

可如今何榆这政令一发,她就算有再多田产又有何用?又不能种!

何榆没想到这么快宋佑就找上门来了,赶紧在心里想着对策。还没等宋佑开口,她就先发制人。

“宋家主对我的新政策可还满意?”

宋佑原本是有点气势汹汹的意思,结果一下被问住了。她不由得开始怀疑自己,难道是她记错了?这难道是何榆同她商量好的吗?何榆见她果然被绕进去了,赶紧补充上,免得宋佑反应过来质问她。“此政策一出,杜家纵使拥有再多田产也无济于事,只能白白养着手下的佃户。”

“甚至有可能……把先前死死掌握的田产卖出去一些。”宋佑准确接收到了何榆的暗示。

“何大人的意思是,我宋家可以趁此机会收购一些田地?”何榆继续诱惑:“不止。宋家主不妨想想看,杜家岂会吃了这样的亏,在没有受成的情况下也还愿意好好养着佃户吗?”宋佑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本朝规定的佃户,是指相当于将自己抵押给了地主,地主在享受佃户佃租的同时,也要保证在灾年给予佃户基本的粮食以供其维持生计。然而,对于杜家这样的大地主来说,只有她们压榨佃户的份,若是要让她们养着佃户,况且还是在这样不知会维持多久的政令的前提下,她们怎会愿意?定会私下克扣,甚至更加过分。

宋佑会意地笑道:“想必杜家若是不收敛些,其罪证恐将散布整个代州啊。”

“我代宋家谢过大人了。“宋佑很是上道,“今日突然来访,实在是冒犯,稍后我就命人送上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