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承不置可否,“都是一样的生活,不管是哪里的百姓,日子肯定都差不多。”
李妙妙兴趣缺缺。
赵伯承:“不好玩?”
李妙妙:“我原本还以为能见识一下不一样的风土人情,结果根本没什么区别。”
赵伯承”
李妙妙:“算了,来都来了,随便买点东西回去吧。”赵伯承点头,“可。”
李妙妙继而随便挑了几家铺子买了些吃的,又随便挑了几家铺子买了点玩的。
赵伯承就跟在后面付钱。
两个人逛了一下午就坐船回去了。
客船漂在河面,赵伯承特意带李妙妙坐到了船头,那里风景比较好。赵伯承对李妙妙道:“繁城不好玩,等以后有机会再带你去别的地方。”李妙妙拆了一包话梅吃,“还是算了,这些城池都差不多,就像这话梅,哪里没有卖的,还得跑出十里地来买。”
赵伯承”
“也不一定再去逛街,或者带你去有山有水的地方。”李妙妙顿时来了兴趣,“有山有水的地方?”赵伯承嗯,“博州的风景很好,尤其是在下雨天,特别好看。”李妙妙嚼话梅,“那殿下什么时候带我去?”赵伯承刚要说话却又卡了卡。
现在肯定没空,怎么着也要等到建立晋国的事情办妥之后才行。赵伯承的目光移到河面。
李妙妙迟迟没等到赵伯承的回话也不算意外,毕竞赵伯承太忙了,他哪有时间满世界陪着李妙妙旅游?
李妙妙主动给赵伯承递台阶,“殿下别想了,其实我也没有那么爱玩,太远了我还嫌累呢。”
她说着,拿了一颗话梅喂到赵伯承嘴边,“殿下吃话梅。”赵伯承张嘴含住那颗话梅,是陈皮话梅,入口酸甜又融合了一点点药味儿。赵伯承知道李妙妙是在迁就他,他后知后觉才发现,似乎李妙妙跟他成亲之后,他真正陪伴她的时间也不算太多。
赵伯承偏头看向李妙妙,“以后……
他说了个话头却又顿住,他不习惯向别人承诺他也许办不到的事情。李妙妙又吃了一颗话梅,“以后什么?”
赵伯承摇头,“少吃些话梅,胃酸。”
李妙妙:”
“殿下你这么欲言又止就是为了提醒我少吃点话梅?”赵伯承嗯,然后把李妙妙怀里的话梅拿到自己这边,“就是提醒你少吃些话梅,吃别的吧,不是有坚果?”
李妙妙不,又把话梅从赵伯承的怀里拿过来,“我才吃了三颗,再吃两颗,凑五颗。”
赵伯承:”
李妙妙没来由傻傻笑了声。
赵伯承:“笑什么?”
李妙妙:“不告诉殿下。”
赵伯承:”
之后的一段日子,赵伯承就开始忙了。他以小皇帝的名义下诏,命他的晋王之位在诸侯之上,奏事不称臣。随即,以卫国公为首的大臣又上奏小皇帝,请小皇帝恩准将西武、北川、海城、安淮等军事要地全部划为赵伯承的封地。此一系列举动顿时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丞相敏锐地意识到了赵伯承想要做什么,深夜去了一趟晋王府。
赵伯承知道丞相会来,一早让人守在王府门口给丞相递话,说他已经知道丞相的来意,让丞相请回。
丞相其实在来晋王府之前也曾想过会吃闭门羹,所以此番被侍卫拦下,丞相并不算意外。
这之后,赵伯承大刀阔斧地对朝堂官员进行大洗牌,提拔重用包括卫国公、镇北侯、贺将军在内的大臣,打压那些不满他施政的大臣。一时之间,朝堂之上变了天。
赵伯承重新划分封地并建立晋国的事情很快也在女眷中传开,但女眷们不懂朝政,也就是茶余饭后的闲话。
李妙妙还挺意外赵伯承居然会在齐国建立一个附属国,但李妙妙那小脑瓜也不懂朝政,只隐约感觉赵伯承此举已经超出了一个正常臣子的范围。赵伯承回府的时候李妙妙正窝在后厨里面包粽子,赵伯承便直接去了后厨。李妙妙看到赵伯承走过来弯了弯眉眼,然后又继续低下头去包她的粽子。赵伯承搬了个凳子坐到李妙妙旁边,“这还没到端午就开始包粽子了?'李妙妙嗯,“先练习一下。”
赵伯承也拿了片粽叶帮忙包,他第一次包,但手里有劲儿,而且手掌大,粽叶铺开在他的手掌,糯米放进去稍微一攥再用绳子绑起来就行。“等过完端午,我们回西武看看好不好?”李妙妙微怔,“回西武?”
赵伯承嗯,“不是之前答应过你要去西武跑马,去田间地头吃又甜又脆的瓜果?”
李妙妙没言语,又低下头包粽子。
赵伯承有些意外李妙妙这么平静,以前她肯定会叽叽喳喳问一堆话。赵伯承偏头看向李妙妙,“怎么了?”
李妙妙说没。
她的手指缠绕着粽叶,有一下没一下。
赵伯承伸手把李妙妙手里的粽叶拿过去,“好像不开心?”李妙妙抿了下唇,“殿下,你为什么要建立晋国?”赵伯承言简意赅,“军事需要。”
赵伯承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虽然他不当皇帝,但军权必须掌握在他的手里,否则来日小皇帝亲政,很多事情就不是他说了算了。而建立晋国,进可攻,退可守。若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