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七零年,我打通了现代超市> 第28章 山货换生机,慧眼识古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 山货换生机,慧眼识古瓷(2 / 2)

她不动声色摸出兜里的旧物检测仪,唐宝宝说检测仪的构造和现代的测温枪类似,方便好用,于是她昨天用多出来的贡献值换了。之前收旧物,她总向唐宝宝借用,如今总算兑换到了。

“老先生,能让我看看盘子吗?”她上前一步。

老者点头,年轻人不情愿地递过盘子,嘴里还嘟囔:“看也白看。”

检测仪扫过盘子的瞬间,绿灯亮起,屏幕跳出一行字:“明宣德民窑青花盘,市场估值5000元。”

老者惊得睁大了眼睛,“这是什么机器,这般神奇?”

“额,是我朋友从国外带的。”凌玥瑶脸不红心跳地糊弄过去。

老者点了点头,盯了机器半天,也没好意思开口借看。

凌玥瑶也只当没看见。

凌玥瑶指尖拂过盘沿的冰裂纹:“您看这缠枝莲用的是‘双勾填色’,线条粗细不一却有风骨;釉面的‘橘皮纹’,是明早期特有的工艺。”

她又指着盘底的款识,“这‘宣’字的点画带弧度,是民窑工匠的习惯写法,比仿品值钱十倍。”

老者眼睛一亮,抚着胡须笑:“小姑娘懂行啊!我是京城来的齐志远,京华大学教授,专门研究古陶瓷。近期带着学生来采风,顺便回收有价值的旧物。”

凌玥瑶眼睛顿时亮了,大学教授啊!

她因为结婚的早,高中毕业后就没再继续读书,如今高考都恢复了,她心思也不是没有动过。

他转向戴眼镜的年轻人,“小吴,学着点——民间藏龙卧虎,别拿书本当圣旨。”

小吴的脸涨得通红:“可书上说宣德瓷的款识要工整……”

“书本是死的,物件是活的。”齐老指着盘子,“这盘的胎土含砂量高,是景德镇麻仓土的特征;青花发色浓艳处有‘铁锈斑’,正是苏麻离青料的标志。小姑娘,你这眼力见,比博物馆的研究员还准。”

凌玥瑶从布包里掏出个笔记本,里面记着半年来收的旧物明细:“我是响应上面‘保护文化遗产’的号召,平时随便学学的,跟老先生比差远了。”

她可不敢提为了增加她旧物方面的知识,唐宝宝在她的光幕终端上传了若干故宫专家讲课录像,那是唐宝宝特意给她开的小灶。

齐老接过笔记本,突然正色:“下个月我带专家团来考察,想找一个当地懂旧物的人当向导,不知道小姑娘愿不愿意帮我这个忙?待遇按考古队标准算,怎么样?”

凌玥瑶愣了愣,点头答应。

她写下大队部的电话,齐老收进兜里时说:“这号码我记着,到时候提前联系。”

日头偏西时,凌玥瑶背着竹篓往家赶。

竹篓里除了在松花村收的旧物,还有齐老送的一本《古陶瓷鉴定入门》。

远远望见外婆家的土坯房,烟筒正冒炊烟,妙妙的笑声从院里飘出来。

可等她推开门,却见妙妙蜷在炕上,小脸红得像熟透的番茄,额头烫得能烙饼。

“白天还活蹦乱跳的,这会子突然烧起来了。”外婆急得直搓手,“村医刚来看过,说……说他也没辙。”

凌玥瑶的心跳陡然加快。

她摸出兜里的检测仪,可这玩意儿只能测旧物,测不了发烧。

妙妙迷迷糊糊地抓她衣襟,小嗓子哑得像破风箱:“妈妈,疼……”

窗外的暮色漫进来,把影子拉得老长。

凌玥瑶攥着妙妙滚烫的手,望着墙上的老挂钟——秒针“滴答滴答”走得飞快,每一声都像敲在她心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