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七零年,我打通了现代超市> 第14章 玉米面换金,暗流涌心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玉米面换金,暗流涌心头(1 / 2)

凌玥瑶做梦都要笑醒,多维度超市跟她签了预售协议——“你供绿色玉米面,我们按市价1.5倍收,首批要500斤!”

唐宝宝从架子上拿出了一个盒子,凌玥瑶打开,里面都是绿色的标签,印着“有机认证”四个字。

“这是?”凌玥瑶问。

“你把玉米磨成玉米面装袋,贴上这个标签,区分普通玉米,也能卖上价。”唐宝宝说,“在其他维度,有机食品可是高热度产品。”

“对了——”她从柜台下摸出个玻璃罐,里面装着晒得金黄的马齿苋干,“我想要收野菜干,最近特别畅销,我多给你三成提成!”

凌玥瑶喉结动了动。

三成提成意味着,村民挖一天野菜能抵上从前三天工分。

她想起今早路过村后山坡,漫山遍野的荠菜、马齿苋正长得旺,想起王婶家那三个总吃不饱的娃,想起村里娃娃盯着供销社玻璃罐里的水果糖咽口水的模样。

出超市前,唐宝宝塞给她个小铁盒:“这是超市新到的儿童维生素软糖,给妙妙尝尝。咱可说好了啊,下个月十五号前得把500斤玉米面凑齐!”

山风卷着玉米叶的清香扑过来时,凌玥瑶正站在自家院门口。

妙妙趴在铁蛋奶奶怀里打哈欠,见她回来立刻扑过去:“妈妈,糖呢?”

她从口袋里摸出软糖,看女儿舔着糖蹦蹦跳跳跑进屋,这才往大队部走。

张国军的烟锅子在窗纸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她叩了叩门:“大队长,我有个想法。”

屋里的烟味呛得人眯眼。

张国军掐了烟,抬头时眼角的皱纹堆成沟壑:“说。”

“咱们玉米地收成后,晒干磨粉能卖到城里。”凌玥瑶信誓旦旦道,“我这边有专门收货的门道,说这是绿色有机的,城里人抢着要。”

“粮食可不能随便动。”张国军的手指敲着桌沿,“公社下的征粮指标还没完成,要是私自卖粮......”

“我懂。”凌玥瑶早料到他会顾虑,“所以我打算用野地里的收成做试验——村东头那片荒坡,去年种红薯都没活,我带着几户人家试种,不占公家的份额。”

张国军盯着报告上的“有机认证”四个字看了半晌,忽然抓起烟锅子重新点上:“你让顾野盯着。那小子退伍前在后勤连管过仓库,账目清楚。”

凌玥瑶刚松口气,就听见外面传来尖细的嗓门:“都来看看啊!有人要把粮食偷偷运去城里卖钱,这跟资本主义倒爷有啥区别!”

又是王翠兰。

她叉着腰站,跑到村头老槐树下。

几个纳鞋底的妇女停了手,扛着锄头的汉子也凑过去,老李头的孙子扒着她裤腿问:“王奶奶,资本主义是啥?”

“就是吃独食!”王翠兰拍开孩子的手,“她凌玥瑶带着几户人种玉米,卖了钱自己揣兜里,咱们其他人家喝西北风?”

人群里响起嘀咕声。

张二婶搓着围裙角:“我家那口子还说要跟着种......”

“王婶子这话说得没道理。”铁蛋娘挤出来,怀里还抱着刚摘的黄瓜,“玥瑶教我家种的时候,连怎么留种都教了,哪是吃独食?”

“你懂个屁!”王翠兰的脸涨成猪肝色,“公社要是知道咱们私自卖粮,全体扣工分!到时候哭都找不着坟头!”

凌玥瑶攥紧了兜里的协议。

她想挤过去解释,可腿肚子突然被什么碰了碰——妙妙不知什么时候跟了过来,正仰着脸看她,软乎乎的小手攥着半块没吃完的软糖。

“哭坟呢!”一道低沉的声音从背后劈过来。

顾野扛着铁锹站在人群外,军裤膝盖处沾着新泥,眉峰压得低低的,“王婶子要是真怕,现在就去公社举报。我陪你去,顺便问问公社,荒坡上的玉米算不算公家份额。”

王翠兰的脖子缩了缩,可嘴上还硬:“我、我就是提醒大伙儿......”

“提醒得好。”顾野把铁锹往地上一杵,“明儿开始,谁想跟着种,明早来大队部登记;不想种的,该干啥干啥。要是再有人在村里瞎嚼舌根......”

见顾野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其他人也不敢再说什么。

人群便渐渐散了。

顾野走到凌玥瑶身边,从兜里摸出块手帕,蹲下来给妙妙擦沾着泥的小手:“荒坡那块地我让人翻了,明儿就能下种。磨粉机我从镇里借来了,在仓库搁着呢。”

凌玥瑶望着他后颈被晒得发红的皮肤,喉咙发紧:“你怎么知道......”

“你忘啦,我也算大队部的人。”顾野站起来,军帽檐遮住了泛红的耳尖,“我还让人去问了镇粮站,荒坡的地没在征粮指标里。”

接下来半个月,荒坡上的人比打谷场还热闹。

凌玥瑶带着几户人家翻地、撒种、除草,顾野扛着测量仪在田埂上画格子,说要按标准分垄;铁蛋娘把自家的竹匾全搬了出来,晒玉米时特意用清水洗过三遍;张二婶的儿子骑了二十里路去镇里买纱布,说要给玉米穗套上防虫。

这天傍晚,凌玥瑶蹲在晒谷场上翻晒玉米。

夕阳把玉米粒染成金红色,妙妙蹲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