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五十五章
萧明章如今在朝中的地位,三言两语暂时说不清楚。真要阐述,大致还要从三年前云珠"离世"的事情说起。云珠离世,桓王府终于如桓王萧劭所愿,重新开始如日中天。谋士们纷至沓来,大臣们纷纷笼络,萧明章再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当时的确是有了这许多人的相助,他才得以带着云州还有济州甚至是青州,脱离了干旱的掌控,稳住了灾民。
至于那个他的皇叔翊王,在他的突然强行出头之下,顿时成了泛泛之辈。旱灾一事,造就了桓王府又一大名声。
朝堂上,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大臣们在皇帝的面前重新提起桓王府;桓王府中,则是有越来越多的谋士,听闻了旱灾和世子妃之事,带着自己勃勃的野心,来为王府效力。
桓王府这上升之路一走便是整整三年。
三年间,桓王萧劭从逐渐的被人抛弃,一时又成了许多大臣私底下的香饽饽。
这些年,皇帝看中翊王,想要栽培翊王的心思,大臣们不是不懂,奈何翊王的本事,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他得皇帝的喜爱,做个一生顺遂的闲散王爷,那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可若要他做下一任的储君……朝廷苦翊王久矣。
但凡有一个有野心有本事的皇子能够站出来和翊王掰手腕,大臣们其实都会考虑,甚至,产生倾斜的倾向。
桓王萧劭便是那个站出来的人。
于是他也理所应当地获得了不少的支持。
眼睁睁地看着桓王府重新起势,皇帝不可谓不着急。这些年,他又三番四次地尝试过打压桓王府,包括但不限于想要给萧明章重新娶一位异族的世子妃、将萧劭派去西北驻兵等,但这些事情,都被一一地阻拦了。
叫萧明章另娶这事,萧明章直接以思念亡妻为由,冠冕堂皇地当着天下人的面陈情从而拒绝了;至于派萧劭前往西北驻兵……若是在几年前,这般的差事,萧劭自然是不会拒绝,甚至觉得自家父皇给自己安排这样的差事,是在给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但如今的他已然清楚,功和业,他现下早已不缺,这个节骨眼,还叫他去西北,那是赤裸裸的流放。于是他便也以云州刚经历过旱灾,暂时缺兵少粮,马也消瘦为由而拒绝了。
自然,这样的拒绝若是由萧劭自己说出,单独陈情,皇帝势必会大发雷霆,从而强硬地下旨。
但萧劭得了萧明章和谋士们的指点,偏偏懂得了借势,他只在朝堂上点明了云州如今的困境,至于拒绝的话,是大臣们替他说的。这一来,得罪皇帝的便是积极纳谏的大臣,可不是他这个儿子。他便是有心发火,也无法光明正大地发到他这个儿子身上。如此一来二去,皇帝对桓王府所有打压的心思,几乎都落了个空。云珠待在桓王府的三年,桓王萧劭进京次数,只有一次;可在她离开之后的三年间,萧劭不断进京,俨然成了如今金陵的常客。皇帝膝下这些儿子们,已经成年的,除了从未就藩于封地的翊王,待在金陵最为频繁的,便是他。
这些年,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明眼人都能看出,皇位的更迭,就在这几年间,于是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也越发得汹涌和激烈。萧明章身为桓王府世子,在这场皇位的争夺中,其实存在感并不如他的父王那么高,可以说,他的父王持续游走在金陵的皇权之中,而他,则是一直在稳固身后云州的势力。
云州的府衙,云州的臣子,还有……云州的兵。萧劭竭力在金陵的朝局身上,云州的兵马,便势必无法全部掌控以及顾及到,再加之云珠已经去世,萧劭很是自信,自己和萧明章这个儿子之间,再没有任何的隔阂和矛盾,于是将云州的兵马交代给他,很是干脆。就这样,三年间,云州的兵马潜移默化,其实大部分已经开始听的是萧明章的话。
对着此番萧劭的来信,萧明章眉间深锁了好长一段时间,这才将信笺送到一侧的烛火上,点燃烧成了灰烬。
他去到刚才安置好的书房,喊人研墨,开始准备写回信。在等待人研墨之时,萧明章忍不住,轻咳了一声,无圻便抬头道:“世子?”
萧明章摇头:“无事,你继续。”
无圻便继续低头研墨,只是低头了一段时候,他终究忍不住,又抬头问道:“世子,咱们这般在这镇上还要待多久?属下见世子妃铁石心肠,至今尚未有半分动摇。”
“你想说什么?"萧明章问,“难不成,你也想劝我尽早回去?”“属下不敢!"无圻立马道。
这些年,身为萧明章最贴身的护卫,萧明章一路过来的艰难,以及他对云珠的暗中关心,无圻都是最清楚不过的。
他知道,自家世子凭借着自己的本事,终于能够再次光明正大地站在世子妃的面前到底有多不容易,也正是因为知晓这份不易,所以他绝对不会阻止,也绝对不可能阻止萧明章想要接回云珠的举动。只是无圻不解,如今世子妃的态度,似乎无论世子做什么,她都无动于表。前日夜中淋雨,无圻以为,世子妃怎么也该留世子在她家中多待几日,不想这才过了一晚,就将他给逼出来了。
今日他观世子的脸色便没有好看过,别看他如今还能站得稳当,但其实,他还起着烧,保不齐何时就要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