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县令相招,申、蔡两家不敢怠慢。
正好,昨日宴会时,两家家主都来了县城迎接,现在就住在城内府宅。
听到传唤,立刻就赶了过来。
“见过县尊。”
见面行过礼后,陆云让两人坐下,然后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这两家之中,申家主要是经营造船厂,以及码头上的酒楼、货站、仓储为业,算是坐地虎,并不怎么参与海贸。
蔡家才是主要经营船队,以对外贸易为生。
所以此次询问,主要以蔡家为主。
听了陆云的计划之后,蔡家家主蔡青说道:“县尊欲购粮赈济百姓,这是利国利民之事,我蔡家自然愿意支持。
这样吧。
此次购粮,运回米后,我只收县衙一斤五钱。如何?”
易安郡那边的米价是一斤三钱,一斤五钱的话,也只是在原价基础上多了两钱而已。
考虑到对方要出船运输,来回的时间,人力成本,占用船只的成本。
每斤米只是多收两钱,也就覆盖成本而已。
从此可以看出,这位蔡家主确实愿意为家乡出力,同时也是在讨好陆云这位县令。
“蔡家主大义,此份情我记下了,就这么办了。
一斤米五钱,先买二十万斤米回来吧。”
听了蔡青的条件后,陆云当场拍案,做出了决断。
两万斤米,也就是一百万钱,一千两银子。
以县衙的存银,还给得起。
等这些米买回来,加上县衙的存粮,陆云手中就有五十万斤粮,也就是五千石米。
这些粮食掺和一些野菜,也勉强够养三千流民半年了。
若实在不够,后续还可以继续再买,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至于陆云手下的军队,粮食方面的消耗倒是不大,主要是吃肉多,以一座县城的体量,倒也供给得上。
确定了买粮的数额之后,陆云先给了三百两银子的定金,开了条子,让蔡青去县衙银库取。
算是把买粮的事情,全数托付给蔡家了。
吩咐完这些事情之后,陆云则继续查看着县衙内的户籍图册,看着县志,尽可能的多了解居风县的情况。
同时时不时带人在县城巡视,了解民生。
一圈转下来,县城的情况,确实如李通所说,惨不忍睹。
城中有三成的民宅被毁,剩下的房屋也有近半空着,不时可从门墙看到斑斑血迹,诉说着之前的惨烈。
城内原本有三十余家商铺酒楼,如今也只有十二家还开着门,却也人影稀疏,见不到多少生意。
路上看到的百姓,多数面黄肌瘦,一副饿惨了的模样。
不过这些百姓的脸上,倒是多了几分喜色。
他们年初都被县衙组织了起来,在县城外种植着田地,如今夏收已到,一片金黄黄的稻米。
眼看着是个丰收,自然是开心无比。
一个个眼中都多了些希望。
陆云看着这一幕,心下感慨:“民以食为天,只要有粮,百姓便能够安下心来啊。”
随后,他便返回了县衙,停止了寻访。
此时的百姓正在自己寻找生路,一个个好不容易有了点粮食积蓄,家底正是薄的时候,经不起什么大折腾。
现在又是夏收之时,一切以收粮为重。
陆云不想在这个时候搞什么大动作,先等百姓把粮收起来,高兴一阵再说。
接下来的日子,陆云闲了下来。
居风县刚刚从战乱走出,一切百废待兴,民众稀少,基本没有什么政务需要处理。
偶尔有些许杂务,也很快就能理清。
闲来无事之下,陆云干脆扎在了军营,帮着陈彦文操训兵马。
不过说是协助操训,其实训练武艺阵型方面,还是以陈彦文为主。
陆云主要是继续教导这些士卒算术、识字。
军中这一百将士,他可是按照军官来培养的,对他们的期许可不是个大头兵,而是领兵征战的将领。
既要统兵一方,自然要学会识字、算数,不然如何看得懂军令?
如何能统筹后勤?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陆云便在每日早晨、晚上,各抽出一个时辰,专门教导这些士兵文化。
因为不少士兵之前就有着基础,天赋也很高的缘故,学习起这些新知识,进度也很快。
不过月余,许多人就已经会一些基础的加减乘除,习惯了用阿拉伯数字了。
至于认字,更是普遍识千字以上,基本摆脱了文盲的帽子。
见此,陆云才算满意。
手底下这一百将士,指望他们成为武功高手,可能还远远不及,需要数年时间积累。
但文化水平,却已经满足了作为一个基层小吏的要求了。
如此能文能武,拿起刀枪能打仗,拿起纸笔能当官,可谓全才。
在军营的教学之中,时间缓缓过去,很快来到了七月末。
此时,夏收已经完成,甚至夏种也已经结束,农活基本干完,到了农闲时候。
此前不好耽误耕种,做不了什么大事情。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