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64 章(2 / 2)

这里了,见证过皇上不堪的她还能活下来吗?况且她还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顺治帝没有理会她,“大师,你直说罢。”大师算了算,既然天命如此,那便顺遂人意吧。不久后,博翁阔格格传出′病逝'的消息。不到一周,一个容貌身段像极了已去世的博翁阔的汉女被皇太后赏识,收为义女,封和硕格格。

因大师说过,博翁阔格格原先跟皇帝有过姻缘线,为了让姻缘线断,那博翁阔格格必然得是成不了帝王宫妃的身份,并且由于博翁阔格格先前是凤命,老是赐死博翁阔格格,也不知会不会牵连帝王出事。尽管大师再三算命,也没感觉到博翁阔格格没了,皇帝会有什么影响,但皇太后谨慎,再三试探博翁阔没了吸引动物的能耐后,以及皇帝不会再离魂,便留她一命。

将她认作义女,给了她一个民籍汉女的新身份。尽管宗亲们再三反对,但这是后宫之事,帝王都默许了,其他宗室反对无用,博翁阔便以和硕格格的身份在宫里行走,但没过多久,皇太后以她有负皇恩浩荡的名义,将她贬做多罗格格。

再往后,便以她岁数到了的缘故,将她赐给一寻常臣子做嫡福晋。然而她过门没多久,那臣子便逝世了。

她想改嫁无门,皇太后将她赐给那臣子做妻并非没有由头的,那臣子看着没几年活了,而博翁阔先前有凤命,皇太后不敢确定将她随意一户人家,将来不会留有能逆谋的后代。

所以她必然不会让博翁阔留下血脉,甚至连她现在的夫家也不会留有任何血脉,她夫家那一脉断了就是断了,绝无可能有旁支过继。至于博翁阔今后日子过成什么样,就是她能耐了,周围都是皇太后派去的人手,只是监视着她,不会给予一丝一毫的帮忙。而博翁阔总算体会到从前她口口声声说的低贱血脉之人被人辱骂时是什么感受了。

她嫁的这户人家,总共有七个兄弟,她夫君排在最后,六个嫂子中有三个是蒙古贵女,当然不是姓博尔济吉特氏的,即便如此,这三位嫂子在家族中的地位颇高,而另外三个嫂子有两个是满洲旗的,一个汉军旗的。满洲旗的两个嫂子平时不稀罕跟她讲话,而汉军旗的那个偶尔会跟她说说话,但跟从前的她一样,满眼轻蔑,压根不将她放在心上,只是偶尔为了显摆自己的身份或是在她身上出气时才居高临下跟她说两句话。博翁阔被人百般看不起,哪怕骄傲自己身上的科尔沁部血脉,但谁都不信,甚至觉得她满嘴胡言乱语,长期以往,博翁阔感觉自己要疯了,被自己从前看不起的人百般看不起,这种打击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她现在在汉军旗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了,满目惧怕。有句话很适合形容现在的她,她不是怕了,她只是知道回旋镖打到自己身上了,她会生不如死。

此事暂告一段落。

皇帝恢复从前日子,还保留了一心一意处理政事的优点。但是皇太后也愁得紧,儿子跟从前无异了,但是儿子怎么还不进出后宫,都快半年了,儿子该不会是身体出问题了吧。后宫妃子也跟皇太后有差不多的怀疑。

从前的皇帝虽说不上十分纵欲,但也不是断情绝欲之人,就现在皇帝不进出后宫的模样,好些蒙古贵女已经考虑要不要回科尔沁部了。固然从前她们无宠,但也有一份希望在,可皇帝现在都不能宠幸人了,她们留在后宫无异于守活寡。

不光蒙古贵女们躁动,满洲旗汉军旗的妃子不约而同有些躁动。现在是清初,旗人女子尚可随意改嫁,即便是顺治帝的皇阿玛皇太极,早些年也将不少妃子转嫁给别人,她们要是有些门路的,跟皇太后说一声,若是万岁爷也对她们留在宫里一事不强求,那她们就可以改嫁他人了。然而无一人敢轻举妄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