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9 章(2 / 4)

子,感觉自己再不睡,两眼一睁一闭,日子就到头了,今日上朝,玄烨明显感觉到以往安静的索尼都有些躁动了。是因为他大婚一事?

朝廷宗亲有提起皇帝大婚后,四大辅政大臣理应归权,却被鳌拜一声'万岁爷年纪尚小,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喝止。他竟是明晃晃将自己对帝王的不信说出来了,就差没明说,皇帝还是个稚儿,不足以担当重任。

玄烨心中岂能没有怒火,但他一直引而不发,在羽翼未丰之前,他要是打草惊蛇,也谈不上有能耐稳住大清江山了。内忧外患,在朝廷上四位辅政大臣各存心思,而朝廷之外还有一大堆急需安抚的汉臣。

他得稳住。

直至鳌拜提起,“万岁爷大婚后,后宫除却皇后娘娘,空无一人,奴才恳请万岁爷广纳贵女,充盈后宫。”

他侄女不行,他还有其他族人的女儿,反正跟他鳌拜有关系就行,大不了成势了,再过继族女到自己名下。

“万岁爷,螯拜言之有理,奴才恳请万岁爷广纳宫妃,以安天下人之心。”遏必隆本就有私/欲,他大女儿除了是庶福晋所出,于血缘上着实谈不上高贵,进宫后当不上高位。

但是他大女儿千不好万不好,那也是他的女儿,皇上生母不过是汉军旗宫妃,都能当上圣母皇太后,他女儿还能比一个汉军旗宫妃差?若是他长女进宫后,不得皇帝重视,撑过这几年,他二女儿也到了年纪了,以他二女儿嫡女的出身,必然一进宫就为高位。“万岁爷,奴才附议。”

苏克萨哈欣然同意,跟鳌拜不和不代表他在皇帝纳妃这事上持不同意见,他还巴不得皇帝多多纳妃,最好将叶赫纳喇氏一族的适龄女子都纳进宫里才好。多个人,还多份机会。

皇后之下的皇贵妃位份还明晃晃摆在那呢,就一人能当,当了就堪比皇帝平妻,所出之子亦是嫡子。

满洲女儿没法跟蒙古女儿相提并论,但是以先帝对蒙古贵女的忌惮,皇上未必乐意让皇后诞下子嗣,说到底,还是他们四位辅政大臣的家族贵女争个高低谁先当上皇贵妃,谁就占据了先机,一旦皇帝驾崩,即便他们女儿都诞下子嗣了,可大清朝可不似大明朝,不是嫡子就是长子继位,他们是不管谁居长,他们只管谁诞下的血脉最尊贵,谁生母地位最高,两相结合,才是最优秀的皇位继承人。

索尼作为四大辅政大臣之首,他的威望是四人中最高的,如果说其他人是迫于鳌拜权势威胁,才不得不帮他说话,但索尼一旦开口,不用多说,自有人附议。

但他始终没开口,先前他念着帝王手段绝不止于此,他得谨慎行事,要在皇上最难的时候雪中送炭。

可是此情此景,却容不得他多想,后位是蒙古贵女的,但是妃位无人居之。什么时候雪中送炭都行,但错过这个时机,日后他孙女想进宫,那就难了。他的沉默便是默许。

而玄烨自知他们虽是提议,但若是他不应,日后必然纠缠不休,不过他也不慌,他早就跟皇玛嬷和皇额娘商量好了。“朕会考虑的。”

他摆了下手,奴才立马喊道:“退朝,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如此一场乌龙般的上朝,让不少臣子摸不着脑袋,万岁爷说他会考虑,但这纳妃不就是一句纳或不纳的话吗?如此大费周章,怕是还会出乱子。不久后,皇太后召见索尼孙女赫舍里氏、苏克萨哈嫡女叶赫纳喇氏、遏必隆长女钮祜禄氏和鳌拜族亲之女瓜尔佳氏进宫。介于皇帝跟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商量好。

婆媳二人一致决定效仿早些年太皇太后将孔四贞认作养女,封和硕格格之举,借口将四位满洲格格暂时带进宫抚养,待皇帝能圆房后,再纳做妃。若是后位未定,太皇太后必然从辅政大臣中择一忠心耿耿之人的血脉为皇后,分化其势力,让其他人自乱阵脚,只是后位已定,皇后还是她族亲,她就不可能还放纵四位辅政大臣的血脉在后宫横行,甚至放纵她们诞下子嗣。皇后的存在就注定太皇太后不可能将他们当做自家人,一旦贵女之中有人生下孩子,皇后的孩子能不能保住,皇帝皇位会不会被人算计是另一回事。所以她和皇太后都十分配合皇帝主意,将这四位贵女送进宫抚养一段日子,美其名曰等皇帝到了年纪就纳妃,但是等皇帝到了年纪,也就能亲政了,权力在握还怕什么。

到时皇太后直接将这四位贵女认作养女,封做和硕格格,给她们找好门当户对的夫君,传出去又是一桩美事,反正皇家认养异姓女儿封做和硕格格也不是头一桩的事了。

要是有人问起不是要纳做妃吗?口头上说的事,没立下凭据,那怎么能叫事。

太皇太后挺乐意帝妃变姐弟妹的,只要别威胁到流着科尔沁血脉的皇子继位,不用皇太后,她也能亲自认领几个和硕格格,就是到那个时候,皇帝跟这匹位贵女就成了姑侄关系了。

不过仔细说来,皇后还是皇帝的表姑姑,皇帝再多出四个姑姑也无碍。太皇太后心里还真涌现过这种想法,不过看着儿媳快快将四位贵女召进宫,看着相处不错的样子,不得不遗憾打消这个主意了。皇太后的举动,辅政大臣们没有意见。

或者说在他们眼里,自家族人被皇太后抚养,还能在身份上跟其他妃子拉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