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懋嫔脸色微僵,捏紧帕子,目视李贵妃离去,李氏当真傲慢。她闭了闭眼,不过是早年奚落过她,居然记到现在,也怪不得李氏这辈子只能当个贵妃了。
兰箐箐只觉得这些有子的宫妃都将别人当成傻子,仿佛自己有了儿子就能笃定她会为了她们的儿子付出一切,就为了新帝的孝顺,可是,新帝的孝顺算仁么,靠人不如靠己,只要她身份足够高,自有皇子鞍前马后,那时就是她挑他们了。
尽管这挑不挑的不重要,但是懋嫔那笃定她会成为傻子的眼神让她着实不快。
不过没关系,有弘时这个儿子,接下来宋氏就倒霉了。她特地留着弘时,就是想让宋氏体会到她争来的′福报。雍正元年七月,小选进宫的妃子有六个,分别是孟氏、程氏、徐氏、许氏、柏氏和平氏,都是汉军包衣旗妃子,初封封常在,没有意外,在成为妃子不到两个月都怀上身孕了。
于雍正二年分别诞下三十五阿哥、三十六阿哥、三十七阿哥、三十八阿哥、三十九阿哥和四十阿哥。
这一幕熟悉的场景让在产房外等着消息的帝后二人顿感不安,明明这回只有六个阿哥,不是九个或是十八个阿哥,他们该放心才对。可事实证明,他们放心心不了。
皇帝总不可能一辈子不踏进后宫,若是这些妃子每个都这么容易生养,每个怀孕了都会生下阿哥,放在宋朝皇室大概是皇帝们可望不可即的美事,放在从前少子的四爷身上,也一样是美事。
但问题是子嗣太多了,到头来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六位常在都封了贵人,抱着自己的孩子欢天喜地,她们没有争皇位的心思,平生能有一个出身皇室的孩子,日后便是什么都不做都能享受荣华富贵。毕竟从包衣奴才转变成皇子阿哥的生母,就是她们这辈子能站到的最高处了。
懋嫔和十一个贵人知道这六位新人生下五个阿哥后,不约而同沉默了,往常生儿生女都往女人身上怀疑,但是这种情况真的无法不让人多想,像是万岁爷是不是这辈子注定只能生阿哥了。
雍正帝是个偶尔迷信的,或者说,他明面上是极其相信祥瑞一说的,成为帝王后,便光明正大找来钦天监的官员算天象历法,还隐藏身份悄悄找了民间大师。
那民间大师说他子嗣缘本就兴旺,但之所以生下来的都是儿子,没有女儿,只能归功于一个缘故一一
民间大师说到这里时,还煞有其事问道:“老爷您爹是不是子嗣兴旺,您祖宗是不是都子嗣兴旺?”
胤镇半信半疑,“确实如此,我爹有三十多个儿子,我祖父只有八个儿子,不过他去得早,若是长命百岁,儿子不可能就八个。”“那就对了。“大师惊觉,“老爷,您这不就是传承了您家族的福泽,您子嗣多多是件好事啊,您看您家大业大的,可不得有子嗣镇守着。”“爷当然知道。"胤祺被这么质疑,脾气颇冲道:“可爷想要女儿,不想要儿子了,我祖父有六个女儿,我爹有二十个女儿,到了爷这里,就只有三个女儿,而且这三个女儿还是爷早年有的,现在爷已经有了整整四十个儿子,子嗣这般多,为何就没有一个女儿!难不成爷这辈子再也生不出女儿了?”这是胤祺疑惑的,也是民间大师大为惊叹的,整整四十个儿子啊,这位老爷可真是家大业大,只是平日里他怎么没听说过这么厉害的大人物,可恨他眼界短浅,接触不了这般大人物。
想到这,大师态度越发殷切了,“您这也不成问题啊,您看您和您爹、您祖宗,都是多子少女,到您这里,您有三个女儿也很正常一-您该不会是说您兄弟、伯父叔叔有的生的女儿多,那怎么能一概而论,您这可是族长。”大师预测了他想说的话,胤祈脾气暂时缓了缓,“依大师说法,爷该怎么做?”
“老爷,您看看我这儿的符纸,您待我做法,必然将您子嗣缘逆转过来。”大师自是胡说八道,但他身上一股正气凌然的气势有模有样,胤祺半信半疑。
又在不同地方找来了有名的大师,一问,也是一样的说法。他姑且信了一半,毕竟他实在是想要女儿,这么多儿子看着头疼,姑且拿来试一试也好。
回宫后,钦天监算出了怀女儿的好日子,当然,钦天监也不敢说得信誓旦旦,皇上这总是生儿子的运道太邪乎了,他们真不敢笃定万岁爷还能有公主。要是始终没有,那万岁爷不得动怒,但要是连这生儿生女的事都不能算卦,在万岁爷眼中,他们岂不是没用的废物,尽管他们本来也不包揽这种事。兰箐箐听说皇上找来钦天监算命之事后,摇了摇头,“你皇阿玛就是念着女儿念痴迷了。”
她都不敢想象皇上这辈子有四十来个儿子,没有一个女儿该是什么模样,那大概就是看一眼儿子都不耐烦的样子吧,看两眼就得上脚踹了。三公主嘻嘻笑道:“额娘,女儿去找皇阿玛时,正好看到皇阿玛御案上满是符纸。”
“万岁爷真这么做了?"兰箐箐着实不敢相信皇帝为了要女儿还特地去算命了。
“女儿还能骗您吗?"三公主晃悠着她的胳膊,兰箐箐笑道,“好了,你回去吧,过些日子就得成亲了,不得好好准备。”三公主撒娇,“可女儿更想陪着额娘。”
三公主倒不觉得那未来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