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外,他又俯身一拜,才谨慎的坐在秦王之侧。“这果茶,闻起来好香啊。"他刚一坐下便嗅到空气中散发着清冽的果香。“快尝尝。"秦王笑道。
杯盏内蕴着浅橙色的茶汤,水珠蔓延杯壁,除却泡发了的墨色茶叶,杯底部沉着一片橘色的果子皮,“这是…柑橘?”“客卿好眼力。”秦王抚掌而笑,“王后巧思,将酸涩的柑橘切片榨出汁水,高温煮过,混合着新鲜蜂蜜与细糖捣成浆状,盛进瓷瓶中存放,若要喝,可将茶叶好生泡过,放一勺此浆,搅拌均匀,酸甜可口。”李斯喝了一口,清冽酸甜,茶香四溢,此茶为冷饮,放了冰,口感更佳。他大为吃惊,“好茶,好茶,夏日避暑最佳茶饮。”“酒溲饼、酥山、铁锅炒菜、降雪酥云……王后奇思妙想,李斯佩服。"李斯这话是认真的。
秦王听臣子夸赞自己的妻子,自然高兴,“还不曾取名字,客卿有什么好想法?″
李斯看了看旁边放的瓷罐,里面果然装的全是茶浆,打开盖子,金灿灿的光泽映入眼帘,淡金色的蜜浆内隐约能瞧见切成条状的果子皮、果肉。思索片刻,他道,“金盏玉膏。”
“此茶浆,色如金盏,稠似玉膏。泡水稀释,香甜溶于水。”秦王却道,“虽贴合,却不足以昭示此茶的珍贵,王后忙碌一整个午后,也才制成半瓷罐而已。”
于是李斯又想了想,这次说的符合秦王的要求,“琼琚饮。取自诗经中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琚,珍贵无比,且能凸显王后的品节。”秦王不知缘何被逗笑,点点头认可此名字,“那便叫做琼琚饮吧,王后取名为蜂蜜柑橘茶,寡人否决,她还不甚高兴。”这是秦王的家事,秦王愿意说,李斯心里也很高兴,这证明秦王愿意亲近他,“王后娘娘心思纯然,从取的名字亦然能瞧得出来,心思纯然之人,也多善良可亲、心怀天下人的苦难。”
“下臣倒是很喜悦秦国能有这样一位王后,实乃百姓之幸事。”李斯拍马屁拍得巧妙,他知晓秦王爱听什么,他就说什么。秦王无奈的摆摆手,“王后孩子气,还不曾到客卿所说的地步,若她在场听见你如此夸赞她,定能高兴的晚上睡不着觉。”李斯心下好奇秦国王后,上次相见,还是他作画列国美女,呈给秦王看,中途王后忽然来了,秦王手忙脚乱的将画纸塞进了书卷中,也不知晓后来如何了“以名观心,王上何必替王后自谦。"李斯笑眯眯的。秦王笑笑,仿佛也还是满意的,他转而说起了其他的事情,“不知客卿的夫人是什么样的女子?”
秦王爱听列国趣事,他到底也才将将度过了十八岁生辰,童心未泯,对一切都心怀好奇。
“下臣的夫人也是楚国人。"李斯询问,“不知王上可听闻过楚国的云梦泽?“书中倒是看到过,描述其为竹林中的秘境,溪流山石应有尽有,四季温暖极为宜居,客卿的夫人长在云梦泽啊。”“正是。"李斯提起自己的夫人,亦是含着一分笑,“夫人为下臣生了三子一女,劳苦功高,如今下臣到秦国为大王做事,她也能跟着享福了。”“哦?“秦王提起了兴致,“客卿的儿子如今多大了?想必承袭其父的才华,将来入朝为官也未尝不可。”
“下臣长子名李由,如今十七了,于文上稀松平常,是个蛮子,热衷于习武,下臣倒真的想令其参军历练一番。”
“次子李受不过十二,三子李致九岁,他们都比不得下臣的长子。”“小女李梦华年方六岁,下臣闲暇时候教她识得几个字,其余功夫都随着下臣的夫人作歌跳舞罢了。”
秦王听得认真,“李由竞都十七了,可曾婚配?”李斯心神一动,“倒是不曾。"莫非秦王要替他赐婚?秦王一听不曾,当即大悦,“甚好,我今日见到一位富有才华的女子,来自韩国,无论容貌亦或才干,都属女子中的上乘,堪与客卿的长子相配。”李斯心心中盈起受宠若惊来,忙拱手拜,“岂非要王上操心了,下臣受宠若惊。”
“这有什么,"秦王随意笑笑,俯身瞧着跪拜在他跟前的下臣,目光饶有兴致的在他身上打量着,“她名为韩客,是个好名字。”“寡人觉着她与客卿的长子相配,也有些缘由。”韩客?
李斯在心里咀嚼这个名讳,思来想去也没听过,“但听王上解惑。”秦王盯着李斯的表情看了几秒,从善如流道,“她建议寡人实行远交近攻之策,盟好燕国与齐国,近攻三晋,最后伐楚。”远交近攻四字一出口,李斯便愣住了,“此策最早出自昭襄王的谋士范…。…说着他反应了过来,“臣有罪,周游列国时,也曾多次劝谏以及宣扬下臣的此策,但下臣并不认得韩女韩客。”
“是在齐国宣扬的吧。”
李斯后脊瞬间收紧,“王上慧眼。”
他赶紧解释说道,“齐国曾经也为六国霸主,频繁侵犯他国,可自从大秦联合诸国抗齐,齐国真正有才干的臣子被处死,便逐渐沉默下来,下臣起初不曾到大秦来,的确在齐国停留过相当一段日子。”“然,齐国下无良臣,上无明君,实在不是值得李斯侍奉的国家,因此走了。”
秦王是如何知晓的?
这段往事几乎没人还记得。
又或者是,猜的?
李斯微微抬头,触及秦王平静的目光的一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