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打响半天了,而各大军校的教员和研究员们都对钢拳团的局势堪忧,第一蓝军旅胜券在握。蓝军,野战指挥部。
“十二个小时了。”上校旅长夏龙目光坚毅,轻声问道:“红军四营还没动静吗?”
参谋长戴奇峰摇头道:“还没有。”
政委叶和泰建议道:“旅长,我们可以命令一支部队去进攻红军四营阵地。”
“政委,那倒不必。”夏龙笑着摆手,紧盯着沙盘上的朱日和地形,尽管早已熟烂于心,他也马虎不可,阵地守住了,一旦钢拳团反打,第一蓝军旅就得在维持现在的局势下再次扩大优势,“项团长他们稳得住,难道我们就稳不住了吗?”
“命令前线加强进攻节奏,我们把红军四营逼出来。”
“是。”副参谋长去向各作战单位下达命令。
“项志学这个团长啊,果然沉得住气。”夏龙低声自语,嘴角微微上扬,他带着一丝欣赏又夹杂着警惕,“红军四营不动,他就是在等我们露出破绽。”
“打仗,并不是比强弱,而是看谁能抓住时机。”
政委叶和泰沉思片刻,再次开口道:“旅长,红军四营迟迟不动,可能是项团长他们在等待我们后勤补给线进一步拉长,或者是想诱我主力深入,伺机反击,我们是否需要调整战术,试探他们的底牌?”夏龙微微一笑,语气中透着自信:“试探?不必。”
“项团长是想以空间换时间,我们就偏不给他这个时间,他的四营不动,我就逼他动,而且还要逼出来。”
夏龙转身看向参谋长,指着沙盘上红军一营的防御正面道:“通知一营,调整进攻阵型,从楔形突击改为梯次推进,坦克群与步战车协同,重点打击红军一营的侧翼火力点,迫使他们收缩防御纵深,二营继续从左侧迂回,切断红军二营与一营的联系,制造局部混乱,三营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填补突击缺口,四吉………,
“是!”戴奇峰让参谋迅速写命令。
夏龙继续分析道:“红军的防御策略很明确,依托地形和高地火力点,拖延我们的进攻节奏,同时通过机动牵制消耗我方资源,他们的战损虽然高于我们,但项团长显然在赌我们后勤补给线的脆弱性。”叶和泰皱眉道:“旅长,我们的补给线确实拉长了,尤其是燃料和弹药的运输压力不小,如果红军四营突然出击,切断我们的后勤通道,可能会对前线造成一定影响。”
夏龙又摆了摆手,目光沉稳,“政委,这正是项志学的算盘,但他忘了,我们蓝军旅的合成化作战能力不是吃素的,通知后勤保障分队,加强护送力量,部署两支装甲护卫连,确保补给线畅通。”“同时命令工兵在前线构筑临时防御工事,防止红军可能的侧翼偷袭。”
“项团长想守,我偏要让他动,命令炮兵群调整火力覆盖,重点打击红军营与营之间的结合部,制造火力缺口,电子对抗继续压制红军指挥通信,切断他们营连级之间的协调能力。”
“是!”参谋写命令。
指挥所内各参谋迅速忙碌起来,交换机指令此起彼伏。
夏龙双手撑在沙盘边缘,低声对叶和泰道,“政委,项团长这是在跟我们玩心理战,他想让我急于求胜,露出破绽,但他忘了,第一蓝军旅的强项从来不是只靠猛冲,而是全域协同。”
蓝军迅速按照旅部命令,展开战术回应。
演训中心的大屏幕上,红蓝双方的态势图不断更新。
红军战损率上升至5.12%,蓝军战损率增至1.03%。
红军一营阵地,营长邵炎站在指挥车旁,手持望远镜观察前线,耳边不断传来各连的战况汇报,蓝军的进攻节奏明显加快,他眉头越皱越紧。
“教导员,蓝军调整了战术了。”
前线情报很快穿到了红军指挥所,经过侦察营、情报股、侦察股的整合推断,团部确认无误,迅速调整对抗策略。
李战安静地站在团长、政委、参谋长身旁,军事演习“跨越-2014”第八场钢拳团与第一蓝军旅的对抗,让他肯定了自己所研究的场论式作战方程的正确性,并再一次指导了方向,一场战争的局势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若是一个偏微分方程,胜利的解,也在不断变化,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若要找到解,那就只能抓住时空域上的时机。
若找不到,那就只能等下一个时机。
但在下一个时空域上,或许就没解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线的压力越来越大,快到了临界点,团长、政委、参谋长在作战指挥室组织参谋们开会研讨,同时了解前线动向。
“团长,我建议把四营拉上去。”
“如果四营出击,时机必须精准,否则会被蓝军火力反制。”
“建议由三营先行试探,吸引蓝军注意力,四营再从侧翼突袭,切断其前锋与后续梯队的联系。”“四营不能动。”
“四营一旦出动,必须确保一营和二营能顶住正面压力,否则我们可能腹背受敌。”
“四营要精准打击,才有可能扭转局面。”
作战指挥室议论纷纷,李战默不作声,也听得出来,团长、政委、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