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却没有考虑海空对抗条件下的兵力生存,谈“创造胜利条件”,却没有纳入航母战斗群、制空权、远程打击、战略纵深这些变量,这是低级错误。
学习了《C4ISR概论》,不是李战不懂,而是思维里始终带着一种陆军式的主见。
哪怕登上过052D驱逐舰“昆明舰”,哪怕听海军同志讲过航母起降训练,依旧觉得战争最后要靠地面占领来决胜负,觉得“夺取阵地”的策略比什么“空天制胜论”都更踏实。
可要写“公式”,这种倾向就是硬伤。
得想办法补全,李战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公式”框架以陆军为主,必须嵌入海、空要素,链接方式就是电磁波。
陆军方面,李战再熟悉不过了,极限条件下要依托地形、通信对抗、多兵种协同战术,创造局部优势,才能撬动胜利条件,军事演习“和平使命-2014”中的两场大战和装甲车驾驶模拟器中的胜利站在陆军的角度就是如此。
军事搏击俱乐部也是……
李战眼前一亮,海、陆、空再不同,却有相同的因素,那就是层次问题,第一层次肯定是“生存”。极限条件下没有生存空间,创造胜利条件就是无稽之谈。
陆军在地面上要有阵地,掩体,补给线。
海军在远洋要有舰队编组,补给船只,防空反潜的安全圈,哪怕是辽宁舰航母战斗群,也要先考虑生存。
空军方面,李战听白星辰鼓吹“五代机”比“四代机”强,那天空要有航程、隐身、续航、机场掩护。无论是哪一军种,最基础的一层,就是先活下来。
李战心头一震,思绪立刻和他曾经经历的一切连了起来。
军事演习“和平使命-2014”的演习中,红蓝双方一开局钢拳团就被陆航14团和雪隼突击队联合打击,后期反败为胜的条件就是电磁干扰、兵种协同等,若没有第一时间建立稳定的通信与指挥链条,营、连的生存就无从谈起。
而在装甲车驾驶模拟器里面,自己驾驶孤车面对三辆坦克车时,倘若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射烟幕弹、依托废弃车站打巷战,凭借地形苟住,根本撑不到后面反打的机会。
军事搏击俱乐部里也是一样,训练部制定方案的出发点也为了生存。
层次,本来就是三军共通的规律。
李战心底的公式,逐渐浮现出公式的雏形。
极限条件下,唯有活下来,一切才有可能。
李战拿起笔,在高数课本上写下“$=f”。
“S”是“Survival”,生存的意思。
“f”是函数,表示生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个变量综合决定的军事因素,它就是数学里,函数的值取决于自变量。
李战有了学术推演的正确方向,宿舍里面太吵了,他拿起书和笔走出宿舍,来到学员俱乐部研究。李战心头逐渐清晰,若不能生存下来,一切都谈不上,可是仅是了生存,还远远不够,“第二层次那就是要在生存的基础上建立优势。”
优势的核心在于在有限条件下,找到撬动局部胜利的支点,把劣势转化为可操作的条件。
李战在本上写下“A=g”,“A”是“Advantage”,优势的意思,g也是函数的意思,全面一点就是A=g(),变量是火力、机动、信息、士气。
“生存是基础,优势是杠杆。”李战注视着两组公式思考,自言自语道:“可是,光有优势,还不足以决定胜负。”
“战争最终要靠主动来赢得胜利。”
李战深吸一口气,在纸上又写下一行“」= h”,“”是“Initiative”,主动的意思,h也是函数,综合变量有节奏、纵深、战略、体系。
“可以考四级了。”李战调侃了自己一句。
李战注视着三条公式,这就像三根柱子,把他设想的“极限条件下创造胜利条件”给支撑了起来。这已经不是单纯的陆军思维了,而是可以放于“三军四维一体”中去的层次模型。
至于究竟正确与否,还得找军事案例往里面套,反正他浅入套了一下军事演习“和平使命-2014”、装甲车驾驶模式器中的一打三都没问题。
李战再次陷入沉思,现在就是要把这个三个公式合成一个整体,这才是最终形态,并用数学建模证明。合成整体肯定不是加起来那么简单,李战看过池俊的操作,这肯定是一个什么耦合偏微分方程组。李战不担心解不出来,军校四年完全够了,这都可以拿来当毕业论文了,解出来就是顶级。“211”宿舍,王赫等学员见池俊走了进来连忙立正敬礼,“班长。”
“副指导员呢?”池俊回了个军礼。
“不知道。”
“副指导员刚才拿着教材走出去了。”
“有没有说去哪里?”
“我们不敢问……”
“知道了。”池俊抱着尝试的心态跑去学员俱乐部找了一下,果然发现了李战,“副指导员。”“池班长。”李战收起心间思绪,让池俊坐在自己的旁边,“找我什么事?”
池俊酝酿片刻道:“副指导员,我想当军事搏击俱乐部训练部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