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谁让他当炊事兵的!> 第126章 126.复盘评估,提干命令已下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126.复盘评估,提干命令已下达(2 / 3)

拘一格降人才,不唯职级、不唯出处、不唯资历,要唯战力、唯贡献、唯责任和担当。”

话音回荡在会议室,许多政委和政治部主任面露沉思。

政委赵刚补充强调道:“李战目前是炊事班的代理班长,还没有转正,照理说连骨干都算不上。”“但这样的人,照理能埋没吗?”

“军队的进步,不能只靠信息技术,以及先进武器的装备,更要靠敏锐的识才之眼。”

“未来战争不是比谁军衔高,而是谁反应快、谁判断准、谁敢打敢拼。”

“而军队要能打仗,首先是要识得出李战,培养得出李战,带得出千千万万个李战。”

会议室庄严而严肃,但这一次,兵不是为李战一个兵,而是为整支正在加速转型、迎战未来的人民军队。

紧接着,坐在台上最左边的副军区米云龙开始复盘评估,“正式复盘评估之前,我也想对同志们讲一句“狭路相逢勇者胜,飞机大炮只能治疗火力不足,精神头才是我们这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核心所在。”

“下面由我和参谋长,代表军区联合参谋部,对“和平使命-2014’进行复盘评估。”米云龙起身走向讲台,身后大屏转为四象限态势图,左上是红军攻防态势,右上是蓝军防御裂口,左下是电磁频谱管控,右下则是052D舰打击行动全过程回放。

“此次军事演习,我们首次构建完整的“海、陆、空、电磁’四维一体化联合火力打击流程,战场不再分地面、空中、海上、电磁,而是系统联通、态势同步、指令共通。”

“052D驱逐舰“昆明舰”接收到地面电磁信号和激光指示信号后,完成数据确认至发射仅用时11秒,YJ-12A导弹以超音速突防蓝军防空圈,直接摧毁蓝军野战指挥部。”

副军区公开表扬“昆明舰”,孔舰长脸色一喜,他和政委也松了一口气,副军区没有生气……米云龙继续道:“这不是单一兵种的胜利,是体系的胜利,是合成的胜利。”

“也证明军队向合成化转型的正确性。”

“我们要看到这套体系的触发点、起爆点,恰恰来自李战这样的“非战斗单位建制角色’,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过去在军事演习中只看兵种、只看编制、只看等级,以及“三非作战”是极大的误区。”“战场不是指挥室,不会按你预设流程走。”

“未来战场更强调灵活、打断、接力、替补、瞬时判断与自我组织。”

“李战就是“临机接棒、独立作战’的范例!”

“第二点,我们要审视052D驱逐舰“昆明舰’在这次演习中的表现,作为新一代海军主战驱逐舰,它在面对复杂陆地目标定位、数据链中继断点、电磁压制下的接收盲区,依旧实现了远程火力投送。”“靠的不是技术领先,而是体系互信!”

“我再强调一次,这是我们军队历史上第一次在联合演习中形成完整的“多域打击闭环’。”“而闭环能否成功,靠的不是哪一个军种和兵种最强,而是每一个环节都不脱节、都能顶得住。”“李战不是什么超级士兵,也没有携带特战装备、卫星定位终端,他只是用战场常规手段,在极限环境下,完成了极限任务。”

“未来战争,就是要用常规兵力,打出高强度反应。”

“用基层士兵,撬动体系决策。

“用最小节点,触发最大信息化作战指挥效应!”讲到这里,米云龙顿了一下,换上严厉的语气道:“但是也要警惕,本次演习暴露出严重问题,蓝军虽然整体部署先进,但其战场节点弹性差,缺乏备用通道和信息接替能力,一旦某一个指挥中枢被摧毁,全线陷入短时指挥瘫痪。”

“陆航14团就是例子。”

陆航14团团长脸色一慌,面色凝重地与政委对视一眼才缓过来。

米云龙回头看向全场官兵继续问道:“这又说明什么?”

“说明单靠“高科技堆叠’没用,打的是“联动’、“冗余’、“继替’、“柔性’系统,这就是下一阶段我们要全面推动的联合作战模块化改革。”

“也希望各位在座的团以上干部,回去之后,不要再只看谁官大、谁当排长、谁在编,多去炊事班看看,多去修理车间看看,未来战场的人才,可能正在那里练体能、炒菜、换轮胎、清电台。”副军区一番话结束,项志学和任风华满面红光。

米云龙继续道:“第三点,国防科技的发展。”

“超音速巡航导弹太慢了。”

“那导弹再晚几秒钟降落,蓝军指挥部就反应过来了。”

“我记得有个小玩意儿叫高超音速巡航导强弹…”

半个小时后,米云龙对本次军事演习大的方向复盘评估结束,军区参谋长上台,深入复盘评估红蓝双方的各个部队。

这一场复盘评估会议,不仅仅是对“和平使命-2014”的一次总结,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直击体制核心的思想动员,以及军队内部改革、体系重塑、识人育才的新一轮较量。

转眼五天后,钢拳团,团长办公室。

团长项志学正在处理师部下发的红头文件,“合成旅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