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谁让他当炊事兵的!> 第115章 115.装步防空,陆军航空兵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115.装步防空,陆军航空兵来了(1 / 3)

全团分为三路纵队,离开营区驻地,借助夜幕与复杂地形,绕过蓝军雷达搜索扇区,分批穿插进入TZ-45集结地域。

一营,从北侧林带采取树干式纵深机动,轻型装甲车、ZBD-04A、ZBD-86A改、ZTZ-99A2主战坦克、步战车开进密林,低速前行,履带贴地,灯光关闭,仅靠微光夜视仪导航。

二营从东南丘陵方向机动,依托山地战术地图执行“蛇形穿插”,全程静默无线电通信。

三营与炮营、后装营,分层次机动,炮营尾随二营,后装从西线农田区域潜入,压缩行军时间,降低热源暴露,强化全时支援。

指挥部同步下达全团“无线电静默令”,所有战术终端、北斗回传、短波通信全部转为被动监听模式。无线电、短波、北斗节点全部加密封闭,只保留“战场数传链路”用于被动接收。

从现在起,不许任何明码通话,一句都不行。

各营任务自主判断,任何无线波发送都视为违令。

一旦被蓝军空侦锁定,将被判失能。

机步一营的机动队伍中,五连野战炊事车上,李战正在看北斗天气,汪涛驾驶野战炊事车,邱小山、许飞、徐卫华正在睡觉……

几百公里的路程,五个炊事兵轮流开车。

「时间:凌晨00:30」

「天气:多云间雨,气温13°C,能角度低。」

汪涛头戴夜视仪,“班代,你也睡一觉。”

“我们和老徐他们换班了在休息。”

李战没事琢磨一下海、陆、空各类兵种的武器装备,红军的海军方面,他听连长讲,052D驱逐舰“昆明舰”被调过来用了。

幸亏,蓝军的海军没调有动航母,或许副大军区十分想调动,上级没有批准……

凌晨02:40,电子侦察已经展开。

侦察营的一个小分队先头抵达目标高地“TZ-H3”山口,爬上断崖设置观通点,三台便携式战术无人机起飞,穿越静谧的夜空,进入预定搜索区域。

一番战地侦察,其中一名少尉记录情报,并上传至团数据中心。

“热源异常,坐标Y-9-4,疑似蓝军中继通信车。”

“信号频点:主载波402.3MHz,副载波442. 8MHz,具备跳频能力。”

“截获导调链心跳包,时间间隔12.8秒,带签名特征。”

与此同时,侦察营的另一小分队,搭载便携式无线电频谱分析仪的VN-3侦察车,也在监听蓝军信号。“频点1,391.6MHz,跳频通信,疑似蓝军战术指挥链。”

“频点2,420.4MHz,持续脉冲包传输,疑似无人机回传信号。”

“热源信号回传,南侧沟壑内发现数个高热源聚集体,疑似电台车与中继站。”

团部下令,确认蓝军信链所在频段,交由电抗营锁定反制。

电侦营也同步展开无线电全频扫描,截获蓝军多个信道特征参数。

与此同时,电磁压制同步展开,电抗营布设干扰阵列。

利用WN-8型干扰车与BZK-005型电子战无人机组成“软杀伤屏蔽链”,并在集结地域外围快速部署。模拟战场电子干扰环境。

使用干扰阵列发射跳频宽带噪声,覆盖蓝军战术链路。

封锁蓝军模拟无人侦察链路,打断数据回传通道。

电抗营的模拟干扰范围达12公里,频段从300MHz~600MHz全覆盖,成功建立战场电磁优势区。且目标频段压制成功,对方数据链延迟超13秒。

而蓝军某部同样部署,电子战已经开始。

钢拳团提前24小时抵达集结点后,炮营立刻构筑网格火力区,完成火力预布控。

炮兵营配属的122毫米PLZ-89自行榴弹炮、PHL-81远程火箭炮、PLL-05自行榴弹炮等,由车载北斗指控系统引导,并在山谷中完成网格火力预布控。

战术分布多个阵位,每个阵位下设两门榴炮。

地形经测绘后生成电子网格,编入战场数据库。

射程覆盖20公里内蓝军所有的可能集结点。

火控系统提前录入快速射击序列,5分钟内可打出首轮齐射。

三台JY-11B火控雷达同步开启空中目标监视模式,为后续打击提供数据支撑。

时至下午,钢拳团完成全要素战斗展开。

电子对抗营迅速展开压制阵列,五台多频干扰车架起圆锥形发射阵列,以“频率跨段十功率跳变”方式实施前置压制。

目标频段锁定312-420MHz,展开多点打断。

实施短时突发十带宽扰码,关闭定向干扰器,防止被蓝军反向测距。

装甲步兵部队伪装展开,平均散布距离30米,坦克连保持战术距离,热源压制伪装网全部覆盖。火力部队弹药进位、数据装定完成。

电抗营、电侦营与后保营三线布控,设立弹药补给站、野战炊事站、轻伤收容所……

一营五连。

炊事班完成野战炊事阵地部署后,立刻点火备晚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