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系78级的周联就是特招的,可以让杨老师试试他方法。”
“你说让杨老师给黄部长写信?”
周联的事情,在学校是公开的,刘琰当然也知道。
“嗯,给黄部长写信,然后再把他翻译的作品附上。”
刘琰觉得这事挺难成的,不过她也没有说丧气话,只是点头道,“可以试试。”
对于丈夫想让杨翊进学校读书,刘琰一点都不意外。
杨翊的情况,确实让人感觉可惜。
其实以杨翊的水平,去英文系读本科都屈才了,至少也要读研。
甚至刘琰觉得,干脆别让杨翊读书了,直接应聘成为学校的公共英语教师,教其他系的英语课。
……
第二天上午,袁田又去了东门传达室。
一到传达室,袁田就拉着杨翊问,“杨老师,你想到师大读书么?”
杨翊看下看了看袁田,奇怪道,“袁老师,你这话什么意思?”
袁田没有解释,一味地问,“就问你想不想。”
杨翊沉吟起来,如果是之前的杨翊,肯定毫不犹豫地回答“想”,但是现在的杨翊,对读书的兴趣没有那么浓烈。
如今他在传达室,天天有学生过来给他顶班,其实他是很自由的,每月还能领到一笔不算少的工资。
要是去学校读书,还没有现在自由。
其实他要是想读大学的话,也不是难事,都不要辞职回家复读,就在传达室一边工作一边看书,明年肯定能考上大学。
这两年的高考试卷他回忆过,对他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他相信就算是自己裸考,也都能考个不错的分数。
要是有学校愿意直接给杨翊发个文凭,他当然是十分愿意的,但是要让他报名、考试,然后老老实实在学校待四年时间,还要应付大大小小的各种考试,他意愿就没有那么强了。
至于大学文凭,有当然更好,没有的话也没关系。
不过看到袁田脸上的急切,杨翊笑着回道,“想吧。”
听到杨翊说想,袁田拍了拍他肩膀,“既然想,那我给你支一招。”
随后,袁田就把78中文系周联怎么特招入校的事情给杨翊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杨翊挑着眉毛问,“袁老师,你是想让我也给黄部长写信?”
“嗯,一定要写得情真意切,打动黄部长。作品附上《乡村医生》跟另外那篇《万事通先生》就行。”
杨翊觉得袁田这招不是很靠谱,人家wh部部长,日理万机,能理这种小事?
至于周联,应该是个特例,给他碰上了。
见杨翊犹豫,袁田还以为他胆小怕事,不敢给wh部部长写信,便给他打气,“你放心好了,黄部长就算不帮忙,也不会因为你的一封信对你怎么样的。”
杨翊当然不怕,只是担心做无用功,不过话说回来,成不成,总要试试才知道,写一封信而已,也不费什么事情。
而且看到袁田这么上心,杨翊也不想拂了他的好意。
“行,那我试试。”
见杨翊同意,袁田笑了起来,“这才对嘛,为了自己的未来,人应该主动一点。你英语这么好,一直窝在传达室,实在是浪费。如果你年纪比较大,我也就不劝你了,但是你这个年纪,正适合读书,去英文系进修一下,以后的发展会很好。”
听到袁田字字句句都在为自己好,杨翊倒有些感动。
虽然杨翊收了几个中文系的学生,但是跟袁田其实接触并不算多,袁田能这么为他考虑,十分难得。
“多谢袁老师。”
虽然袁田做这些并不是为了杨翊谢他,但是听到杨翊的道谢,他还是非常高兴。
“哈哈,不用谢,之前你收了我们系的学生,也是帮了我的忙,我这也算是投桃报李了。”
提到那些学生,杨翊笑呵呵地说道,“袁老师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去英文系读书了,这些学生可就没人教了。”
“去英文系上学也不耽误给他们上课,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到时候恐怕就没有代课费了。”
杨翊挠了挠脑袋,这要是上大学的话,他损失惨重啊。
……
虽然上大学会让杨翊直接损失两份工资,但是杨翊还是决定听袁田的,给黄部长写封信试试。
当天袁田走了之后,杨翊就开始写信,第二天早上就把信跟《乡村医生》、《万事通先生》的翻译稿寄去了wh部。
杨翊认为,这封信寄过去,大概率是石沉大海。
但是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仅仅过了两天,wh部那边就有了回信。
信不是黄部长回的,落款直接就是wh部。
内容很简单,先是肯定了杨翊的翻译水平,然后表示遗憾,大学招生并不归wh部管,最后又给杨翊出主意,让他直接将作品送给师大领导看,让师大考虑是否破格录取。
虽然被婉拒了,但是杨翊也挺感慨,这种信竟然真的能够收到回信,而且速度这么快。
下午袁田过来,看到了这封回信,他什么也没说,拿着信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