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弥漫着陈年木料、旧书卷与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气息,身处其中,让人不由得心;中宁静无波。“方寸之地,乾坤自现。’
莫三儿脑海中不由得浮现这么一句话,敬重之意油然而生。
“爹。”
齐泽却管不了那么多,一脚踏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气氛,道:“这就是我兄弟莫三儿,找你请教《清静经》。”
蒲团之上。
玄鹤道长盘膝而坐,须发皆白,面容清瘫。
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姿态松而不懈,仿佛与这静室融为一体。
听闻齐泽的声音,缓缓睁开双眼,眼神澄澈如古井深潭。
“道长!”
莫三儿主动开口:“这《清静经》,我读了些。”
上一世,他闲暇时间的确读过《清静经》,知晓里面的一些内容,所以此刻不算是说谎。
玄鹤道长目光平和地落在莫三儿身上,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听着。
“这上面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莫三儿语速平缓:“道理我懂,心静了,看什么都顺眼,做事也顺。可这“心’它不听使唤啊!”“它就像只野猴子!”
听到“野猴子’,肩头的齐宝挠了挠肚皮,支棱起了耳朵,来了兴趣。
“一会儿蹦到昨天那点破事上,一会儿又窜到明天还没影儿的麻烦上……”
莫三儿继续说道:“还有,这上面说“遣其欲而心自静’,我也想“遣’啊,可这“欲’是什么?吃顿好的?睡个好觉?”
齐泽点头认同。
他现在就是这个状态。
““清静’二字,并非你脑中那只“猴子’的对立面?”
玄鹤道长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像玉磬轻击,穿透了齐泽内心的嘈杂,让他为之一愣,不等莫三儿询问,自己率先开口问道:“不是对立面?那是什么?”
“是“家’。”
玄鹤道长目光平淡地移向自己的儿子,缓缓道:“是那猴子无论在外面如何嬉闹、受惊、疲累,最终都能安然归返的“家’。”
“你此刻,正拿着棍棒,想把那猴子打死在家门口,只因它吵闹。殊不知,它吵闹,正是因为它找不到归家的路,或是……你忘了给它开门。”
这个比喻让齐泽有些愕然。
莫三儿则是眉头微动,瞥了一眼齐泽的状态,问道:“怎么开门?”
玄鹤道长轻轻拿起案上的小茶壶,给莫三儿、齐泽和自己各斟了一点清水,动作行云流水。“你渴了,自然会喝这水。”
他放下茶壶,道:““做事’是本能,如同渴了喝水。”
““清静’,是让你在“做事’时,心不随外境起伏颠倒,不因渴而焦灼,不因饮而狂喜。如同这倒水,水流自然,手腕不抖,心念不滞。”
“你此刻的“焦灼’,非因事未成,只因你心念已跑到了“事未成’的恐惧里,反忘了“事当为’的本然。”
齐泽低头看着杯中那一点清水,水面平静无波,映出他有些茫然又似有所悟的脸。
莫三儿点头。
听完这一席话,很多人都会觉得玄鹤道长是得道真人,很难想象……这么一位真人,会修炼采补秘法!进度还不低!
玄鹤道长随后望向莫三儿,道:“你信念坚定,心中宁静,并无浮躁。找贫道是有其他事吧?”“我爹应当在道门的通缉暗榜之上吧?”
既然被一眼看穿了心思,莫三儿也懒得废话,直截了当地问道。
玄鹤道长点了点头,道:“在。”
“肯定是误会。”
莫三儿道:“我们父子都是有根脚的,还是齐老的徒子徒孙,怎么可能是从你们道门当中逃出来的!”“道长想个办法,将通缉暗榜上的名字抹掉。”
说着,五张千两银票滑到了玄鹤道长面前。
“贫道可没这么大的权力。”
玄鹤道长摇了摇头,道:“你爹在通缉榜上,你也在,虽然你的画像变化很大,但是未必不能查出来,毕竟楚悲风找心尖血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道门内已经有人注意到此事,抵达了奉元府城这边的道观。”
“就连贫道的师兄一一玄机道长都来了。”
“玄机?!”
莫三儿瞳孔一缩。
玄鹤道长点头,说道:“玄阳道长也一并前来了。他们一直没有什么线索,可昨晚王泉和你之间的打斗,闹得动静这么大,他们肯定会注意到。”
“你要小心了。”
“伯父真不能帮帮忙?钱的事,好说。”
莫三儿皱眉问道。
“贫道早就知晓莫九阳就是莫征,念着往日的情分,一直佯装不知。”
玄鹤道长再度摇头,更正道:“贫道已切断尘缘,伯父的称呼……切莫再喊。”
莫三儿突然压低声音说道:“杀死王泉后,我得到了一本册子,上面记录着他修炼采补秘法时的修炼心得,伯父若是需要……”
玄鹤道长瞳孔一缩,再也无法保持刚刚的仙风道骨,瞥了一眼齐泽,发现齐泽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才皱眉道:“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