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缘由(1 / 4)

第45章缘由

公主府里,人人神情严肃。李星遥不得不放轻了步子,脑子里回想起的,却是刚才进来时看到的那一幕。

她从后门处进,进来时便见有人急匆匆从屋里出来,直奔着外头而去。那人手上执了刀,身上虽未着甲,但看架势,是练家子。思及对方身上与自家阿耶相像的气息,她几乎已经可以确定,对方是军中之人。

军中之人,形色匆匆,面色似有紧绷,应是有,不妥之事。心中不安,她越发规行矩步。果然,砖送进去时,平阳公主并没似之前招她去跟前说话。那公主府的执事客客气气的,一句多的都不肯说,只道是,今日府中有事,招待不周,望见谅。

她自然不好多说。

回了通济坊,正琢磨着今日所见,便听得专门找来做饭的两位阿婶闲谈。一个一边洗菜一边道:“听说太子和秦王大军打败了突厥人,即将班师回朝了。”另一个正在搓洗糜子,一边搓,一边偏过头,问:“真的?”“应该是真的,外头都在传呢。”

“那敢情好,你那侄儿,也能回来了。”

搓糜子的阿婶笑着打趣了一句。那洗菜的阿婶,闻言面上喜气更甚之前。李星遥的心跟着一动。

赵光禄也跟着一道打突厥去了,既然李建成要回来了,那便说明,他也要回来了!

心中实在欢喜,她起了身,立刻盘算起,等人回来,要做些什么吃食。算着算着,目光一顿,想到赵临汾,那欢喜便瞬间消散。她又坐回了原处,心中再也不复方才那般自在。赵临汾此去一直没有消息,眼看着史书记载的那一刻越来越近,她心中也越发志忑。这份担心又不好多同家里人说,可不说,她憋在心里,更难受。不知怎的,又想起今日在公主府那一幕。

公主府有军中之人出现,那么,定是有与军中之事相关的事相报。军中之事……她记得,公主府有武职者,一为霍国公柴绍,二则是,柴家大郎。柴绍,不消多说,大唐开国的多场战争,他皆有参与。后来,他更是以军功,入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此次出征讨伐突厥,她记得,柴绍亦在列。所以,不是他。

大军既然要班师回朝,那便说明,突厥方败了。既是如此,那军中之事,便是与柴家大郎有关了?

柴家大郎…

她又好生回忆了一番,想起,柴家大郎一开始是同淮阳王一道出征讨打刘黑闼的。后来王蔷找来,面呈李渊,李渊方知,江淮有变。之后,柴家大郎便转道去了江淮。此次,江淮……有变?她心中一凛,立刻就想到了王蔷。

当下也没有做其他事的心思了。

至用饭的时间,赵端午和灵鹊两个不知道打哪里回来了。他们二人的神色,瞧着,倒与往常无异。

“阿遥,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我还以为,平阳公主要留你呢。”赵端午明知故问。

李星遥道:“公主府出了事,我不好多留,便先回来了。”说完,便把今日所见以及自己推测的小声说了一遍。赵端午和灵鹊听罢,一个在心里叹,阿遥,你果然更关心王蔷。另一个在心里嚎,阿姊,你真是见微知著啊。

“战场的事,瞬息万变,或许,阿遥你猜的是对的,又或许,眼下,我们以为的难题已经不是难题了。”

赵端午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了一句。

其实他心里,也担心呢。

阿遥没有猜错,今日送到公主府的消息的确与大兄有关。大兄转道江淮,与辅公祐正面对上了。可战场上的事,的确如他方才所说,瞬息万变。大兄失踪了。

军报上的说辞,是,两方各有胜负,大兄这头,两胜一负。负的这一仗后,大兄不知所踪。

阿娘闻讯,并不慌乱,虽有担心,可她说,她相信大兄。他也相信大兄,大兄自小稳妥,此次,说不得是他的破敌之计。又劝了几句,李星遥感叹了一回,念叨着“但愿他平平安安,但愿我大兄也平平安安”,便暂时将此事撂在了脑后。很快,江淮战场有变,柴家大郎遇伏失踪的消息便传至长安城每个角落。与此同时,齐王李元吉领李渊令,支援淮阳王的消息也传到了李星遥耳里。李星遥更加忧心了。

灵鹊知她担心赵临汾,虽没有“见过”赵临汾,却还是小大人一样贴心地安慰:“阿姊,齐王去了,淮阳王定然如虎添翼,所以你啊,不要担心,大兄他肯定能平安回来的。”

“灵鹊。”

李星遥摸摸他的耳朵,在心里叹气。

她想说,李元吉不出马还好,出了马,说不得本来能很快解决的战事,要拖到开春去了。怕这话说出来不吉利,她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日子就这样一日日,按部就班又波澜不惊的过着。江淮那头,没有更多消息传来。

刘黑闼那头,也没有异样。

李星遥本以为,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可这一日,军中急报,淮阳王李道玄战死的消息传彻整个长安。

她闻言,脚底一软,险些站不住。

接下来,前线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因淮阳王之死,李元吉畏惧刘黑闼之势,拥兵不敢出。洺州失守,洺州总管弃城而逃。

河北各州复叛,纷纷倒向刘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