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1个星期,马荷花就维持不住好儿媳的人设了。
毕竞本就不是个好儿媳。
好好照顾了贾张氏几天也是出于愧疚。但也被消磨了。
所以,马荷花也就不来96号院照顾贾张氏了。
好在贾张氏养了几天,也勉强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了。
但贾张氏却还很生气,口中就骂着她儿媳。
不少街坊邻里是面面相觑。
对马荷花的评价看来还是高了点。马荷花她有孝心,但不多。
不过,和贾东旭对比,马荷花也就孝顺多了。
且不说贾张氏这边,95号院外,老易的堂弟易中江带着老婆孩子来了。易中江搬走之后,偶尔也会带老婆孩子来看老易。
说起来,易中江心里还是挺感激老易的,要不是老易,他估计就在农村饿死了,也不会有今天。至于过继个儿子给老易,是不太可能了,他媳妇肚子不争气,就生了2个女儿,没能生出儿子,而在生第二个女儿时还伤了身子,好像不能生了。
至于欠老易的钱,易中江倒也没赖,而是慢慢还,到现在也才还了一小部分。
这次来,易中江两口子是想找老易借点粮的。
如今日子不好过,易中江家是断粮了。
不过,易中江来早了,老易还没下班回来。
这些天,老易每天都在厂里加班,下班也就比较晚。
“江子来啦,你哥还没下班呢!”
院里的人也都认识易中江两口子,所以,当易中江两口子来到院里,也能和院里的人聊开看易中江两口子空着手来,大家也不觉得什么。
易中江两口子没说,也没人想到是来找老易借粮的。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老易还没下班回来,何保国却是回了大院。看到老易的堂弟易中江,何保国也没太意外。
易中江以前也在这院住过一段时间,搬出去之后虽然不经常回来,但也偶尔回来。但随着时间,老易和易中江的关系似乎差了些。
如今,易中江是没老易有钱,但小日子可比老易滋润。或许老易心里还有点嫉妒易中江呢!至于易中江带着老婆孩子来找老易,也许只是亲戚走动。
以前易中江住在这院时,何保国和他关系也没多铁,随着易中江搬走,关系更是疏远了,现在遇上了,也就点个头,打个招呼,顶多聊两句。
又过了大半个小时,老易才下班回了大院。
“江子,你们两口子怎么来了?”看到堂弟一家,老易也有些诧异。“哥,我···”易中江有点开不了囗。
“有什么事就说,咱哥俩还见外?”老易说。
还是易中江的媳妇李美丽开口,说了家里断粮的事。老易也就明白了,感情易中江两口子是来借粮的。易中江两口子也是,还带着孩子来。
而老易回了家就拿了10斤高粱面给易中江两口子。毕竟老易的粮食也不多了。
10斤高粱面也不少了。
对此,易中江两口子都是感激。
有了10斤高粱面,可是解了易中江两口子燃眉之急了。
“哥,太谢谢你了。”易中江连忙道谢。
李美丽也很是感激。
“和你哥还见外?”老易笑了笑。
不仅老易还没吃晚饭,易中江两口子,还有易中江的2个女儿,也都饿着肚子。
老易也就多蒸了几个窝头,又煮了点粥,然后做了2个菜,一个炒鸡蛋,一个炒白菜。接着,老易又拿出了半瓶酒,牛栏山二锅头。
对待堂弟一家,老易也算热情了。
窝头和粥都是粗粮,炒白菜也没什么,不过,还有个炒鸡蛋,这就已经算奢修了。在这年代,鸡蛋也被称为荤菜。
易中江两口子也没想到老易又是炒鸡蛋,又是拿酒出来。
“老易对他堂弟真是没的说。”刘海中也在家吃着炒鸡蛋,瞥了一眼中院,在家和老伴说二大妈认同的点头。
何保国也注意了下,发现易中江一家找老易是借粮。
这没什么好奇怪。
虽说易中江有工作,但他工资也没多高,李美丽的收入就更低了。
加上还欠了老易一大笔钱。
并且过日子还有不少开支,因此,断粮也不奇怪。如今闹荒严重,听说定量又要减了。
城里断粮的也不少。
而家里锻炼了,去亲戚家借点,这也正常。
既然易中江一家来找老易借粮,老易或多或少也会借点。
老易也够敞亮,不仅借粮给易中江,还留易中江一家吃饭,又整了点小酒。这也符合老易的人设。没办法,老易的人设太好。
虽说2次离婚影响了老易的名声,但老易的名声还是很好,要不然也无法继续当这院里的一大爷了。接济了易中江一些粮食,老易估计要买点高价粮了。当然,老易他有钱,买点高价粮对老易来说不算什么。何家,也正在吃着饭。
何保国今天带回来的“剩菜’还不错,有点红烧肉。另外,秦淮茹又炒了2个鸡蛋,还整了点油炸花生米。就着花生米,何保国也整了点小酒。
酒足饭饱,何保国出去走走,就看到老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