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竞然捡垃圾了?”何保国也是惊讶。
虽然没亲眼看到,但是下了班回家却听媳妇说起。
贾张氏就是在南锣鼓巷捡垃圾的,所以,也不是什么秘密。
如今,院里的人可以说都知道了。
老易还在家发火,而贾东旭两口子也脸色不好。
毕竟贾张氏在外捡垃圾,这让人怎么看老易?又怎么看贾东旭两口子?
不管怎么说,老易和贾张氏也还是两口子。
而贾东旭两口子又是贾张氏的儿子儿媳。
要是日子过的好好的,贾张氏至于出来捡垃圾吗?再加上贾张氏喊饿,装可怜。
如此一来,同情贾张氏的越来越多。
老易,还有贾东旭两口子,在街道的风评都变差了。
“她也是没办法吧!”秦淮茹倒是有点理解。要不是在农村活不下去,贾张氏也不会死赖着不走。再就是贾张氏身无分文,留在四合院虽然饿不死,但也吃不饱。捡垃圾好歹也能有些收入。另外,就是博取同情了。
在秦淮茹看来,贾张氏这就是明智之举。又聊了一会,秦淮茹也就忙着去做饭了。当秦淮茹去做饭,何雨水也就去打下手。
随着何雨水越来越大,不仅帮忙照顾弟弟,也会做些家务,例如洗洗衣服之类。
每天下班回了家,何保国就比较轻松。
看着家里的几个孩子,何保国有时候也烦,家里孩子太多的烦恼。
当然,孩子多了也热闹,这可是很多人羡慕不来的。
“老娘不捡垃圾就饿死了。”
“你们又不养我,我自己还不能出去捡垃圾挣点钱了?”“我可真是命苦啊!”
贾张氏在家嚎着,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双手拍着大腿。老易也不吭声,不说以后每个月给贾张氏几块钱毕竟老易都打算了,过段时间就和贾张氏把婚离了,也拖了几年了。
要是每个月给贾张氏几块钱,这个婚就更不容易离了。
贾东旭怎么说也是贾张氏的亲儿子,犹豫了好一会,咬着牙说:“妈,以后别捡垃圾了,我每个月给你2元,再给你5斤棒子面,你还是下乡种田吧!”
马荷花则是掐了下贾东旭,觉得贾东旭给的太多了。当马荷花一生气,贾东旭就有点慌。
虽然不顾家,但贾东旭却被马荷花拿捏死死的。
2元?
5斤棒子面?
要是没出去捡垃圾,贾张氏或许会心动。
毕竟贾张氏她虽然好吃懒做,但在农村也不是一点都不干,多少还能挣几个工分,每个月再有2元和5斤棒子面,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但下午在外捡垃圾就挣了不少。
现在,贾张氏可看不上2元和5斤棒子面了。就这,还想让她再下乡?
只能说是想多了。
“你就是给我20元,50斤棒子面,我也不下乡了,我就捡垃圾了。”贾张氏说这话很硬气。不仅贾东旭两口子没想到贾张氏会说出这话,老易也是没想到。
“你愿意捡垃圾就捡垃圾好了。”贾东旭阴沉着脸,生着气说。老易和马荷花也都生着气。都是觉得贾张氏有些不识好歹。
瞥了一眼贾张氏,老易却没说什么。
老易心中有了打算,贾张氏在城里捡垃圾也好,下乡种田也好,他都无所谓。这时,马荷花也去做饭了马荷花没做贾张氏的饭,而贾张氏却抢了个高粱窝头。贾张氏倒是想多抢几个窝头,但抢不到。中午就没吃饱,晚上也1个窝头,贾张氏实在受不了。
兜里没钱是没办法,但她现在兜里有点钱了。
摸了下兜里的几毛钱,贾张氏就决定出去买点东西吃。
于是,吃了窝头之后,贾张氏也就出门了。
看到贾张氏吃完窝头出去,老易也没在意。
出了大院,过了1个多小时,贾张氏才回了大院。
再外面买了些吃的,贾张氏填饱肚子了,但也用了0.42元。
在这几乎买什么都要票的年代,有点钱要买点吃的也不容易。贾张氏买的还都是粗粮食品,尽管没什么油水,却能填饱肚子。回到四合院时,贾张氏还打着饱嗝。
正在家门口摆弄盆栽的三大爷发现了贾张氏打饱嗝。
“贾张氏出去一趟还吃饱了?她现在捡垃圾了,难道是有钱了?”
三大爷心中暗想着,贾张氏起了个大早,吃了个窝头就出门了。
不是她不想多吃,而是吃不到了。就1个窝头垫吧肚子,还是很饿。
拿着破麻袋就出了大院。
显然,贾张氏又开始捡垃圾了。
不过,肚子还饿着,贾张氏又买了点粗粮食品填饱肚子。
这下,兜里可是没剩几个钱了。
而贾张氏捡垃圾也卖力了起来。
捡着垃圾,她感觉这就是在捡钱啊!
贾东旭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时,还没离开南锣鼓巷,也就看到他妈在捡垃圾。
街道的一些人在背后对贾东旭是指指点点,不用说也知道,都是在说贾东旭不孝。阴沉着脸,贾东旭有句话想说。
深吸一口气,贾东旭骑着车快速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