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其实已经晚了。
但公私合营也是一步步来的,今年才开始,56年才完成,66年底结束。抓住了机会,混个工作是不难的可以确定的是,今年的机会可要比去年少多了。而听说了公私合营这事,秦淮茹也就动了心思。她是想找个工作了。
在她看来,她的户口转到城里来,农村分田也就没她了,这是亏了。现在家里就何保国和傻柱有收入,虽然收入都不低。
但傻柱也差不多快谈对象了。
而她如果能有个工作,哪怕工资少点,也总是好的。
至于带孩子,边带孩子边工作的妇女多了,大不了她就吃点苦呗!再说傻柱和雨水好歹还能帮一点。何保国有时间也能帮着带孩子。
对于秦淮茹想找个工作,何保国也能理解。
说实话,秦淮茹如果也上班,何家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并且,等粮票开始,城市户口都按定量,有工作的定量也能多点。
“有个工作当然好,这我会留意的。”何保国说道。
但实际上,何保国却还是想让秦淮茹再过几年上班。找找关系,何保国要给媳妇安排个工作也不难。关键是二儿子还太小。
一夜无话。
天色蒙蒙亮。
大清早就看到三大爷站在院门口了,“四合院门神’了属于是。
至于三大妈,则是忙着做早饭。
有出去倒痰孟的住户打着招呼,还和三大爷他闲聊几句。
从年前开始,三大爷两口子就有点反常,院里不少人都看出来了。然而,问起来,三大爷两口子却又顾左右而言他。
去年三大爷从何保国口中得知今年会公私合营,他其实半信半疑。可以说,三大爷两口子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
而在留意下,三大爷两口子几乎是可以确定今年真公私合营。
至于三大妈能否混到个工作,只能说希望还是很大的。
要是年前何保国没和三大爷透露,那么,三大妈想找个工作基本没戏。
以三大爷的算计之道,很清楚知道的人多了可不好,所以,当然不会说实话。
“老易,聊聊。”看到老易,三大爷笑着叫住了他。
“有啥事?”老易疑惑地看着三大爷。
却见三大爷把老易拉到一边:“听说你们厂今年要扩大规模,会增加一些岗位。”厂子规模扩大,岗位增加,也就会招工。
至于招工名额就不知道了。
“你这听谁说的?”老易惊讶着问,他这个轧钢厂的六级钳工老师傅都没听说厂子要扩大规模,三大爷这小学老师竟然先知道了?
或者三大爷就是听谁瞎说的。
“听别人说的。”三大爷笑了笑。
至于是听谁说的,三大爷却就不说了。
老易翻了个白眼,他当然知道三大爷肯定是听别人说的,问题是听谁说的。至于轧钢厂今年是否会扩大规模,老易不知道。
而如果轧钢厂真会扩大规模,也是一件大事。“这我就不太清楚了。”老易说道。
“那要是你们厂招工,可一定要告诉我啊!”
三大爷也只是本着广撒网,并没有把希望都放在老易身上。
要是轧钢厂真扩大规模了,对外招工,老易这个厂里的六级钳工还是有点能力的,但愿不愿意帮忙就不好说了,能出多大力就更不好说。
又闲聊了几句,老易也就回家去了。
和三大爷分开,老易还在想着。
三大爷是听谁说的?
轧钢厂今年真要扩大规模?
如果真是,去年就不该借钱给堂弟买个工作,而是等轧钢厂招工,他找找关系,让堂弟也进轧钢厂,工作在一个单位,他也更好拿捏堂弟。
不过,也不知道三大爷是听谁说的,不一定就是真的。
但他还是打算上班之后打听打听,如果轧钢厂真要扩大规模,车间主任应该知道一点。贾家。今天早饭是贾张氏做的,她和马荷花轮流做早饭。图省事,贾张氏做的早饭很是简单。
老易还没说什么,贾东旭就先抱怨了,实在是他妈做的早饭越来越差了。。
四合院里,一群人坐在院子里闲聊着。
上班的都上班了,该上学的也都上学去了。所以,院子里现在也就人少了。
秦淮茹抱着孩子,也坐在院子里听二大妈等人聊着。三大妈不在,贾张氏却突然提到了三大妈。“听说三大妈把户口转城里来了。”贾张氏说。
三大爷解放前是小业主,是城里户口,而三大妈却是农村户口。不过,三大妈却突然就把户口转城里来了。
贾张氏也是听说,她觉得三大妈就是傻。农村户口还能分田呢,多好啊!
“三大妈把户口转城里来了?”人都是异。接着,也就七嘴八舌的谈论了起来。
“现在迁户口比去年可是严格多了,为了迁个户口,三大爷两口子好像还找关系了,送礼了。”贾张氏说着就脸上多了一抹嘲笑。
就是秦淮茹听了贾张氏所说也感到惊讶。
三大爷两口子那么会算计,三大妈竟然把户口从农村转到城里?更离谱的是,为了给三大妈迁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