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四合院:重生50,傻柱他爹> 第47章 关心大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关心大事(2 / 7)

知道刘海中肯定很得意。

知道一回到大院肯定会看到得瑟的刘海中,老易他下班就不想早早回来。

但在外头转了转,还是回大院了。

意外的是没在院子里看到刘海中两口子。

得知是贾张氏和刘海中两口子吵架了,老易也没说什么。总不能给贾张氏一个赞吧!

看到老易,贾张氏的态度还挺好。

要不是老易,贾张氏都被不孝的儿子儿媳赶回农村了,当然就不敢和老易闹腾了。

另外,贾张氏也知道老易一直都想和她离婚,她觉得老易也许吃软不吃硬,她也就对老易的态度好些,让老易放弃离婚的念头,和她好好过日子。

然而,老易对贾张氏的态度却并未变好。

不是老易他不大度,实在是大度不起来,毕竟贾张氏把他骗的太惨了。

再说,即便贾张氏对老易的态度好了些,也远比不上以前那个一大妈对老易的照顾,凡事就怕对比。只要一对比,老易他的前妻就比贾张氏强太多了。

对老易来说,当然是亏大了,这让他怎么大度?谁要是劝他大度,来,你来。

发现就是对老易态度好一些也没什么用,贾张氏还不满了,老易这就不识趣了吧!

吃过晚饭,闲来无事,何保国也就在院子里和几个人闲聊。

除了何保国,还有三大爷阎埠贵,然后就是老易,以及另外2个爷们。

大老爷们聊天,吹吹牛,再就是说说工作,以及聊些国家大事。

像老易就说着火箭,祖国的火箭就快完成了,但还没成功发射。

等祖国第一次成功发射了火箭,才标志着进入一了航天领域。三大爷则说到论语的一新解。和老易等人聊着,何保国也想到不少,在他记忆中,今年6月,长征3号火箭发射成功,举国同庆啊!至于三大爷口中的论语新解出版,也不算小事,因为就何保国所知,往后的几十年论语新解被广泛使用。

另外,还聊起了国内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和祝英台,只是还没拍摄中。

再就是统购统销,扫盲标准,援朝那点事等。

在闲聊中,老易和三大爷等人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何保国也没化身“大预言家’,或是来个“高瞻远瞩’的大帽子,他始终想着低调一些。而生活在这年代,很多事也就不能不考虑。

就说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这是统购,对城里人和农村缺粮户实行计划供应,这是统销。

简单来说就是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之后又对油料,棉花和棉布等实行计划收购和供应。当然,现在还只是有风声,还没下发通知。

至于扫盲标准,也还在商量中,而在何保国记忆中,干部和工人,好像要认识2,000个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几百字的应用短文。

农民要认识1000个常用字,大体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常用的便条和收据。

城市居民要认识1500个常用字,读写标准参照工人和农民的标准。

知道归知道,但何保国却不会随便说。就是在家里,他对自己的媳妇也不会说。

说到扫盲工作,随着扫盲的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

估计今年刘海中和老易也都要学。

“老易,你现在认识多少字了?”何保国随口问老易。“能有1000个字吧!”老易想了想,说。“那估计你今年也要学了。”何保国笑着说。“我要学,那你不要学?”老易笑了笑。

扫盲标准在提高,不是认识一点字就能糊弄的。

像老易能认识1000个字左右,放农村是可以了,但在城里,对他这个六级钳工来说,明显不够,也就还要学。

“我···也就认识几百个字,肯定要学啊!”何保国苦笑。

何保国他也很无奈,他能怎么办?三代雇农,早早学厨子,上过几天私塾吧,不能说目不识丁,但文化不是太高,他要是说认识2000个字,这让人起疑,甚至要调查。

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何保国也就只说认识几百个字了。

因此,今年南锣鼓巷的扫盲工作,何保国也不能置身事外了。还有傻柱也是要学。

不过,还有几个月,暂时可以轻松。

关心了下国家大事,何保国又和老易又聊起了轧钢厂的考核。

考核和工级挂钩,而工级又关系到工资和地位。

老易努力磨练技术,也是为了通过今年的考核,他也就能从六级钳工升为七级钳工了。要是老易他成为七级钳工,工资可是能多十几块的。

何保国也让傻柱参加今年厂里的考核。

傻柱现在是八级炊事员,但要成为七级炊事员还是不太容易的,并不是他厨艺不行,而是太年轻,才16岁,工龄也短。

但凭着过硬的厨艺,傻柱也未必就不能成为七级炊事员。

其实不用何保国说,傻柱也会报名参加厂里的考核,至于他能否通过考核就不好说了。

厂里的考核也是有名额的,并不是工人想参加就能。

像车间里,工人要参加考核就要车间主任批准才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