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也躺了个把月了。
虽然腿上的伤还没完全好,但老易也能下地了,只是要拄个拐杖。
聋老太太对老易还是有良心的,只是不多,这不,看老易能下地了,就送了个旧拐杖。众所周知,老太太腿脚不好,拐杖是不离手,可是好几个拐杖呢!
面对老太太的好意,老易也是笑着接受了,但心里是怎么安慰的,就他自已知道了。
一大早,老易也就拄着拐杖出门了。
“老易,这是出去遛弯?”三大妈刚做好了早饭,正要叫老太太吃,也就看到了老易
“躺久了,起来活动活动筋骨,也该去厂里上班。”老易笑了笑,说。
一听老易这话,三大妈不无诧异:“你这还没好利索,就去上班?”
“我这伤了腿,也不是手受伤,都在家休息1个多月了,该回厂里坚守岗位了。”
老易目光坚定,他绝不是为了个劳模的好名声,他是要为厂子发光发热,为祖国的工业发展增砖添瓦,略尽绵薄之力。
他老易愿为轧钢厂赴汤蹈火
“还是你觉悟高。”三大妈赞了下。
话说,老易的觉悟高也是众所周知的,觉悟不高能当一大爷?
当然,党悟高只是一方面,还有工级高,“热心肠”,院里院外可不少人得到过老易的帮助,甭管老易帮人的初衷,做好事却是实实在在的。
但和贾家搅和在一起,老易是亏惨了。
因此,老易心中对贾张氏深恨之,若非他被贾张氏所骗,何至于此?况且,他这次受伤,贾家母子又是怎么对他的?
在人前,对他还挺好的样子,关起门来就换个副嘴脸。
想想自己这么多年对小贾投入的感情,再想想自己这段时间过的日子,老易就恨的咬牙切齿。劝别人时,老易是让人大度,不要太自私,吃亏是福,不能只想着自个儿,但让他对贾家母子释怀,他可做不到,什么?别人劝他?
那别人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事没搁自己身上,说的轻描淡写。
啥?他老易双标?可别这么说,小心告你诽谤~抛开事实不谈,他老易又有什么错?
他都是个绝户了,又做了很多好事,他能...有...什...么错?和三大妈也没什么好聊的,老易还要去上班。
至于早饭,贾家就是能有他一口吃的,也肯定比猪食好不了多少,他还是在外面吃吧,反正他有钱。关键时还是有钱好啊!
何保国起来时,也听说老易早早就上班去了,也有点意外。但仔细想想,也可以理解。
老易还没好利索就去厂里坚守岗位,这厂里不给个劳模都说不过去。
而老易伤的是腿,他手好好的,职业是钳工,有啥不能干的,再说还有徒弟给他打下手。另外,在厂里还可以“关照’一下贾东旭。
上午8点多。
轧钢厂的广播也就响了起来。
广播员甜美的声音传入厂里几千人耳中。却是对易中海的表扬。
“·易中海同志是六级钳工,是厂里不可或缺的人才,是个高尚的人,道德高,党悟好,带伤也要坚守岗位,不怕苦不怕累,力争上游.. ...大家都要向易中海同志学习。”
厂里给了老易劳模的荣誉。
并且,老易这个月还会多5元的补贴。
而厂里的工人和领导,不管心里怎么想,可是说到老易,都会夸一下。老易的徒弟也腰板更直(小贾不算)。
在老易心里,贾东旭不是他徒弟了。
以前被老易忽略的徒弟可算高兴了,察觉到师傅在针对贾东旭,为了讨好师傅,也都欺负贾东旭。小贾可就难了。
不认老易为师傅?那这就是个逆徒。
换个师傅就别想了,就小贾这工作能力,为人,以及会得罪老易,谁?收他为徒?
哪怕二大爷都不可能收贾东旭为徒。
而如果能换个岗位,小贾他的处境是能好点,但这年代一个萝卜一个坑,换个工作岗位哪这么容易。当然,好岗位换个差的还是比较容易的,例如掏粪工什么的。
这下,老易和小贾这对“父子’开始了互相伤害的模式,在厂里老易欺负小贾,回家之后,小贾联合他妈欺负老易。
南锣鼓巷。
老易从自行车上下来。
他徒弟不少,还是有“孝顺’的。
自从能下地走了,他也就回厂里上班,也上班几天了。
这几天,每天下了班,也就有徒弟借自行车送他回家,让他也就能少走几步路。也有徒弟表示出愿意给他养老的意思,对此,他是不置可否。
就老易的房子和钱,以及岗位,愿意给他养老的能排成长队。
以前之所以选择贾东旭,主要是以为贾东旭是他儿子,加上住一个院,看着贾东旭长大的但发现贾东旭不是他儿子,哪怕是住一个院,以及看着小贾长大,也要犹豫了。
从自行车上下来,也就没几步路了。而老易却绕了个路,在23号院外走过。
这次没看到他前妻。
他倒是想说前妻肚子里的孩子是他的,从时间上是有可能,但其实就不是,毕竞离婚前有1年多没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