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水库(2 / 3)

同意的。又将财务、供销、后勤、技术等部门配置齐全。根据张凤军自己的意愿,他去了弹簧厂做会计,出纳经由颜红旗推荐,由知青王红梅担任。供销科由邝世佳带着一位本地年轻人负责,技术方面由张凤军的儿子张育才负责,他跟着第三机械厂的技术员处得很好,在人家来大队的那两天,日夜跟着,没少往出榨取知识,还留了对方联系方式,有些闹不清的问题,就写信过去问,现在机械出些简单的故障,他都能够维修。至于后勤,由姜二姐管着。

这个人选,也是颜红旗推荐的。

当后勤的,负责很多杂事,一般人,压制不住那些工人,还容易被人情左右。姜二婶经历了女儿事件后,就像是把身上的某个开关打开了,人变得泼辣许多,又因着家里有钱了,腰粗体壮,看见点自己不顺眼的事儿,不管对方是谁,就会出头,帮人家打抱不平,又有主见,能拿主意,拎得清,绝对是个人才。一经推荐,大家都觉惊讶,因为颜红旗一向是把机会都留给年轻人的,姜二婶的年纪太大了些,不过琢磨下后勤的工作性质,再想想姜二婶如今的性格作风,便觉她太合适不过。

在那之后,姜二婶不再总是被叫做淑芝妈或者姜二婶了,而是有了全新的称呼,姜主任。

弹簧厂正式走上轨道,颜红旗也带着杨木大队的五十名劳力奔去了燕清水库。

燕清水库指挥部,跟颜红旗上次来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帐篷周围,盖起了一排排房子,周边的道路修整一新,拓宽许多,又用沙石将地面填平,忙碌的人们来来往往,爆土扬长,一片劳动的忙碌情形。听说工地上管饭,杨木大队的社员们都是轻装上阵,背着简单的行李卷,带着饭盆、换洗衣服,听从着颜红旗的命令,排成三队站在不碍事的角落里,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围的环境。

颜红旗叫出其中一位四十多岁的汉子,叫马二亮的,交代他看好社员们,不要让乱跑,自己去了指挥部。

指挥部的房子没有以前大了,但也足够用,窗明几净,依旧是那张桌子摆在正中间,上面放着些图纸什么的。

屋里只有卫煌越在,他对声音很敏锐,一抬眼就看见了正往过走的颜红旗。见对方看见了自己,颜红旗快走几步,朝着对方笑了下,喊了声:“卫经理。”

卫煌越也对她笑了下,“来了。”

卫煌越比上次见到的时候,黑了一点,头发略微有些长,到了眉毛上方,但十分整洁干净,身上穿着浅灰色的半袖衫,下身穿着有些褪色的蓝色工装裤,腰间扎着黑色的宽牛皮腰带,显得腰部劲瘦,宽肩窄臀,再配上清瘦之后更显得立体的五官,十分赏心悦目。

不愧是自己所见,长得最好看的男人,颜红旗不由得多看了几眼,点点头,“我送人来了,不多不少,五十个劳动力。”“那我派人送他们先去安顿。"卫煌越说着,就拨通了桌子上的电话。挂上电话后,告诉颜红旗,“颜书记先坐一下,等会有人过来接他们。”说着,去了靠墙的柜子处,倒了一杯水递给颜红旗。走了这一路,着实渴了,颜红旗接过杯子,一口气喝了半杯,问着:“周书记呢?”

卫煌越在桌子边沿站着,回答道:“他回局里开会了。”“哦”,颜红旗将剩余的水喝完了。

卫煌越拎了暖壶过来,又将杯子倒满了。

颜红旗喝了一小口,问:“燕清水库建设,要多长时间啊?”因着颜红旗的问题不涉密,卫煌越便实话实说,“工期预计是三年,分阶段完成。”

他说完,顿了顿,好似唯恐冷场似的,又接着介绍说:“这个水库建成后,一方面是供给燕市北部城区居民用水,调节水资源,甚至是养鱼,一方面是要在水库之上建成一座8.8万千瓦的水电站,预计年发电量,1.15亿千瓦时。怕颜红旗听不懂这些计量单位,又解释说,“预计可以供应整个燕市乃至几个郊县的居民用电量。”

颜红旗抽了口气,这绝对是大工程啊!一建就是三年,这相当于找了个长期的工作啊,管一日三餐,还有不低的生活补贴。她不知道这么大一所水电站到底占地面积多少,但想来也小不到哪里去,这边虽然比顺昌公社那边的地势平整,平地面积大,但到底也是山区,有那么大地方承载吗?

她这么想的,也就问出来了。

卫煌越笑,回答她的问题:“确实承载不下,所以,后续会搬迁、移民,也要炸山平路。”

果然是大工程,建成一座水库大坝,调节水资源,减少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红旗渠的精神深入人心,颜红旗莫名有了种备受鼓舞、心潮澎湃之感。不多一会儿,一位头戴杈斗帽、身着蓝色工装的年轻人进了来。卫煌越介绍着:“这是小张,负责安排工人们的饮食起居等后勤工作,让他带你们的人去安顿下来。”

颜红旗忙站起来,就要跟着小张走。

卫煌越又叫住了她,“颜书记。”

颜红旗站住,听见卫煌越对她说:“等会安顿完工人,回指挥部来,我来安排午饭。”

颜红旗一愣,但还是答应了,“行,麻烦卫经理了。”有小张领着,手续办得十分顺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