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百个的名额了。公社下面也就一个野菜厂能拿得出手,也就春夏秋三季能开工,赚的钱也有限,公社里这么多用钱的地方,实在没钱给弹簧厂拨款。”
颜红旗自然知道公社不富裕。不过杨木大队在跟社员集资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困难,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剩下的一千块钱恐怕不能完全集齐。社员们穷怕了,好不容易手里头有了点钱,即便是告诉他们,将这钱拿出来入股,等到弹簧厂发展起来,他们每个季度都能拿到分红,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尽管眼馋这收益,但很多人还是不放心将钱交出去。算来算去,还差了五百块钱。
这笔钱,颜红旗有,但她不会让自己的事情和杨木大队的事情混在一起。弹簧厂她有信心能够做强做大,就更不会掺和其中了。“如果不能拨款的话,那借呢?杨木大队可以支付利息,可以跟公社签订合同,在约定的时间内如期归还。”
周书记无奈,“你换个条件吧。”
二百个去燕清水库干活的劳力还不一定能赚得来五百块,这一下子就要借出去五百,这买卖做的,反而是亏了。
颜红旗摇摇头,劝说他:“弹簧厂肯定亏不了,你又得利息,又能节省劳力名额,一举两得的生意。不明白你为啥不同意。”周书记就陷入到了思考之中。
这会儿,白书记和冯立孝也陷入到了沉思之中。两相一对账,才知道,两面都给对方承诺了好处。白书记直想瞧冯立孝的脑袋,“你都弄好了,你咋不跟我说一声。“他心疼那许出去的两百个劳工名额。冯立孝也很冤枉啊,要是早知道白书记出了两百个名额,他就不跟颜红旗伏低做小了。
两个人对坐着,唉声叹气,时不时就往颜红旗和周书记的方向瞧一眼,但谁也不敢提毁约的事情。
下午,颜红旗代表杨木大队和顺昌公社签订了借款协议,带着五百块钱回了杨木大队。
杨木大队大队部前,人头攒动,邝世佳拿着大喇叭,还在和社员们宣传拿钱入股的好处。
围观的人倒是不少,抄着手,看着热闹,撺掇其他人去入股,自己却捂紧了口袋。
杨木大队这些社员,该入股的,早就已经交钱入股了,没入股的,都是顽固分子,不是邝世佳说上几句,就改变主意的。颜红旗叫过王红梅,“钱够了,你把邝世佳叫回来吧。”钱够了,颜红旗正要到清远县机械厂购买机器的时候,又听到了一个消息,燕市第三机械厂有一款全自动机器,价格和手动机器相差不大,但工作效率却是手动机器的1.5倍。
这个消息来自于清远机械厂的王厂长,因着高卫星这层关系,对杨木大队弹簧厂的事情比较上心,建议他们一次到位,采购这才全自动的设备。包括颜红旗在内的大队干部都十分动心,在往第三机械厂打电话过去详细咨询过后,愈加觉得全自动设备更适用。
但,问题在于,这款设备是要用电的,采购了这台机器,要么再采购一台发电机,要么就得通电。
商量一番后,决定跟供电局申请通电。
颜红旗依然把这件事情交给了高卫星。
高卫星想要回县城的事情泡汤了。他上次回家,跟父亲表达了颜红旗的意思,表示自己已经改好、学好,可以回到县城工作时,被父亲言辞拒绝,甚至狠狠说了一顿,要他就跟在颜红旗身边,踏实地待着。被父亲拒绝,高卫星心里头还挺难受的,觉得父亲还是不信任自己。他父亲便宽慰说,以颜红旗的背景和能力,还有在杨木大队闹出的这一番动静,不会一直是大队书记的,跟在颜红旗身边,未尝不是一条捷径。高卫星和父亲的这番话,自然不能和颜红旗说过,因着不能回县城,闷闷不乐的一会儿,也就好了。
既然不能回县城,就把浮躁起来的心心重新压下去,继续踏踏实实地为杨木大队干活。
有高副主任帮忙,县电力局内部协调,从杨木大队隔壁的公社往过架电线杆,拉电线,建变电站。加班加点,忙活了二十多天,终于将电线拉了过来。通电那天,杨木大队的三个村子比过年还要热闹,社员们一个个喜气洋洋,脸上红光满脸,有的人家,还把出嫁了的闺女接了回来,一起见证这一刻。大队上的文艺骨干们,特地编排了各种形式的节目,如歌曲、快板、三句半等,在大队部门前的空地上演出,来歌颂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村中,除了弹簧厂外,个人家还都是采用按灯泡收电费的方式。杨木大队的社员们口袋里都有了钱,也都愿意支付这笔费用。除了深山里头住的那几家之外,所有人家都通了电。
钱够了,电通了,颜红旗去首都的机会也来了。这次去燕市机械三厂采买机器,她留刘良山在大队看家,自己亲自带队去。怀向春这个弹簧厂的厂长是自然要带去的,还有何国喜这个有些小聪明的民兵队长,三人一起去。
王红梅期期艾艾地走过来,开口:“颜书记,这次,能不能带着我一起去燕市?我三姨夫就在第三机械厂上班,是财务科下面的一个科长,能帮得上忙的。”
哦?还有这一层关系,颜红旗爽快答应,“行,你跟着一起去。”就是多了来回的差旅费,也就几块钱的事儿,但机械厂能有个熟人,可就省事多了。衙门口有人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