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找活(3 / 4)

越大概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尴尬,也想要多说些,回答说:“我就是燕市人,不过十六岁就参军去了南方,父母年纪大了,需要有子女在身边,我是最小的,又没有结婚成家,就回来了。回来之后,就被分配到了燕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参与了燕市一些项目的建设,后来,就被派到这里来。”算算卫煌越的年龄,大geming爆发的时候正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正好卡在当兵的年龄点上,去参军,也实属正常。几人走得都很快,说话间,就已经来到了平地上,不远处,就是颜红旗两人停放自行车的位置。

颜红旗转头,对着卫煌越笑了笑,说:“卫经理留步,今天多谢您和周书记,下次再见。”

说完,也不磨叽,大步走去自行车旁,跨上后骑着走了。一路上,高卫星都显得很沉默。

隔天上午,颜红旗正在大部队,看张凤军报过来的弹簧厂的账目。自从弹簧缠绕器添置到60台后,弹簧厂的效益增长了不少,但这种纯手工的工艺,就算再是熟练工,一天生产的弹簧也有限,再刨去其中的残次品,能提供给生产单位的就更少了。

颜红旗非常清楚,那些单位之所以能购买他们这个跟家庭作坊一般的队办集体企业生产的弹簧,无非是看在高副主任的面子,将来有一天,不管是高副主任不在这个位置了,还是她或者高卫星不在杨木大队了,这门生意就断了。颜红旗给杨木大队的社员们找了这么一个生财之道,就不能因为某些人的离开,而失去,不然,这跟亲手给了希望又毁掉有什么区别。想要让这个弹簧厂长久地开办下去,就要做到两点。第一就是尽快机械化生产,这个早在计划之中,只是钱上一直没凑够。卖弹簧,卖蘑菇、木耳,卖柴禾,凑来凑去的,还差了一千左右才够买一台机器的。

第二就是,要寻找别的买家,多点开花,多条后路。但即便是新找到了买家,没有弹簧可卖也是白搭,所以,问题都集中到了第一条上。归期还是需得先扩大弹簧厂的规模和产值。这两千块是能攒够,但得攒到什么时候啊,需得早一天买到机器,早点将第二步安排起来才行啊。

颜红旗自己没有太好的办法,就又将大队干部和知青们聚在一起开会,群策群力。

知青们也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杨木大队的一份子,在回城无望的情况下,只有杨木大队好了,他们才能好。

空闲的时候,也会一起讨论杨木大队的事情,但,私下讨论的时候,彼此之间的防备心都有些重,谁也不会把自己真相的想法说出来,就怕被人剽窃了自己的主意,到颜书记那里去邀功。

说起来,知青点众人闹成这样,还是因为王超英。他跟周慧青既是同学,又是邻居,两人关系特别好,最后出卖了周慧青的也是他,虽然众人也不齿周慧青抛妻弃子的行为,但到底让人心寒。知青们再也不能毫无保留地对待自己的伙伴和战友了。尤其是,在颜书记那里,有头脑、有本事的人就能得到重用。按说,如今知青点的这八位知青,混得还都算不错,怀向春当了弹簧厂厂长,鱼塘归了的徐顺达管理,王红梅当了颜书记的秘书,郑坤负责跟燕市宣武区的供销公司联系,而闵秋玲《林海雪原》的故事早已说完,这会儿已经开始说《平原游击队》了,深受社员们喜爱。

他们每人的境况都比以前好了不止一星半点,但,好了还想更好,谁都想在颜书记面前争取更好的表现。

所以,每场颜红旗召集的会议,都成了知青们竞相展现智慧的平台。颜红旗的话音落下,知青们就纷纷低头思考起来。之后,不管意见成熟不成熟,也都争先恐后发言。颜红旗挨个听着他们的发言,有说去找公社解决的,有说去跟信用社借贷款的,有说先找工厂提前收取货款的。这三个意见,就中间那个有些可行性,但借贷款就要支付利息,小小一个队办企业,经不起半点风险。直到一向不显山不露水邝世佳慢条斯理地开口,“我倒是有个想法,既然是集体企业,那就可以采用社员集资的方式。去年多半年,社员们卖山珍、干果、药材还有柴禾,每家每户手里都存了不少钱,让社员们拿出余钱来集资入股,既可以解决弹簧厂目前的困境,也可以给社员们额外增加些收入。”颜红旗一下子就精神起来,追问了下邝世佳一些实施细项,邝世佳对答如流,显然是早就深入思考过了的。

颜红旗不禁打量着这位以前关注不多的知青,笑着说:“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做,怀向春和王红梅辅助你。”

邝世佳有些激动,沉寂许久,他的机会终于来了!将任务分配下去,颜红旗又是一身轻松。

散了会,看着依旧蔫头耷拉脑的高卫星,颜红旗问:“你到底怎么了?从昨天见了周书记和卫经理就开始不对劲。”高卫星有些哀怨地看了颜红旗一眼,说:“我还以为你没注意,一直不打算问我呢。”

颜红旗笑了,原来是闹小孩子脾气。

高卫星不是个能藏得住话的人,昨天是不想说话,今天是故意赌气,就像小孩子想要博得大人关注一般,大人终于关注他了,就又矫情起来。不过,他在颜红旗面前,不敢太过矫情。

“我就是见了卫煌越,有点嫉妒他。他也就比我大个四五岁,都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