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撑腰(3 / 4)

间,无数社员找各种借口过来参观。能得到这个两张颇为分量的奖状,凝结着每位社员同志们的努力,他们看见这两张奖状,都觉与荣有焉,心里头升起了前所未有的集体荣誉感。再去其他大队走亲戚、串门时,从此以后都能挺直腰板,扬起下巴看人,也有了许多吹牛的资本。

春耕工作,自然由刘良山全权负责,颜红旗一点不用操心,她正在和苍阔谈话。

苍阔准备回城去了,因为他父母平反,即将从下放的地方返回来,他想回家,陪伴父母。

………手头上的事情,我都交接给了王红梅,她高中学历,文字功底可以,这阵子,我一直在带她,各种文书格式,她都练习着写过了。以后,有她帮你,我也能放心了。”

苍阔在杨木大队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是这一辈子,过得最充实的一段日子,跟大家一起做成了许多事,更是被大家亲切地叫做“苍文书",知道自己虽然成分不好,但也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做成一番事业。这也是继家里出事后,过得最轻松的日子,不用别人歧视的目光,不用担心有人叫他狗崽子。心里头也有期望,期望父母能早一点回来,一家团聚。而今父母终于要回来了,他也要离开杨木大队了,喜悦自然是喜悦的,可是心里头总有些空落落的。

“好”,颜红旗笑看着苍阔,说:“这段时间来,多谢你的帮助了。”苍阔连连摆手,说:“我做的事情,别人也能做。说起感谢,是我该感谢你,是你给了我机会,让我成为了苍文书,让我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颜红旗:“不要妄自菲薄,将来发展经济,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你们这样懂商业和经济的人。”

苍阔:“希望如此。”

颜红旗:“一定会的。“她肯定地说,“有需要帮忙的,可以来找我。”苍阔重重点头,颜红旗总能予人以力量,只要她在,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人心都是稳的。

带着浓浓的不舍,苍阔告别了杨木大队。

高卫星十分惆怅,这段时间,他和苍阔同吃同住同干活,一块商量着怎么发展副业,怎么能将杨木大队建设得更好,已经产生了深刻的战友情,同志意。苍阔离开,最舍不得的就是他了。

他失去了伙伴,蔫头耷脑好几天,直到村口杨树林旁的鱼塘挖好,他被颜红旗派去到七彩山公社鱼塘采买鱼苗,有事情做了,才逐渐好起来。3月末,颜红旗从革委会得到一个消息,4月初,县酒厂将会带着本厂酿造的二锅头,作为市二锅头酒业联合会的一份子,去南方参加广交会。广交会已经举办了三十四届,这次的是第三十五届。颜红旗想,要是未来有一天,杨木大队也有参加广交会的资格就好了。可以去祖国的南方看一看,听说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热,不下雪,也没有凛冽的北风,还有很多从来没有见过的水果可以吃。说来,她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年时间了,从1973年跨到74年,就在燕市的地界上,却还从来没有去过市里呢,要先找机会去趟首都见见世面才好。颜红旗还没到市里见世面,杨木大队又出现了一件大事情。起因是六道沟门村出嫁了的一个名叫赵淑梅的女同志。这位姑娘早些年嫁到了几十公里外的白水大队。白水大队挨着白水河,属于临水公社,水源丰富,也有大片的,成规模的良田,不光能种玉米、高粱,也能种花生这样的经济作物,是清远县有名的富裕大队。

早些年,赵家托媒人,费了不少劲儿才把赵淑梅嫁去白水大队享福。赵淑梅也确实过得还不错,结婚之后就跟分了家,跟丈夫两个人过日子,比娘家的时候生活条件好了太多。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年前的时候,男人带着孩子们到冰面上滑冰车,不知道怎么就碰到了一块浮冰,掉进了冰窟窿里,人救上了之后,就发起了高烧,还没来记得送去医院,人就烧得抽过去,在路上就咽气了。丈夫忽然死了,给赵淑梅留下两个孩子,一个六岁,一个刚会走路。赵淑梅的天都塌了,这个年都没过好,缓了好长时间,直到春种,才从丧夫的打击之种缓过来些。每天按时按点,挣扎着上工赚工分,还要兼顾自家的自留地。她的公公婆婆和大伯子一家住。公公婆婆偏心大伯子一家,以前丈夫没死的时候,就隔三差五地到他家来打秋风,补贴大伯哥一家,说是大伯子家有六个孩子,负担重,他们家才两个,负担轻,打着劫富济贫的心思。原先有丈夫的时候,夫妻两个关系好,家里头又富裕,赵淑梅虽然心里头也不乐意,但是看在丈夫的份上,也就忍了。可是丈夫去世,孤儿寡母的,生活本就艰难,公婆和大伯不说施以援手,反而还和以前一样,家里的东西想拿走就拿走,赵淑梅就不乐意了。

于是她和大伯子和公婆的矛盾也就越深。

这些事情,原本赵淑梅娘家人是不知道的,两边相隔太远远,各有各的事儿,娘家人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过来看她,赵淑梅也是报喜不报忧,再说新死了文夫,在乡下人来说就是家里有丧,不适合去别人家串门,或者让人家到家里来,娘家人也不行。

所以,赵淑梅被欺负的事儿,杨木大队这边的人一直都不知道。直到,赵淑梅辛辛苦苦种好的自留地,被大伯子以她娘们家家的种不了那么多地的理由给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