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彪悍女在七零> 要去工作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要去工作了(3 / 4)

。糊火柴盒这种简单的工作就分包给清远县城的各个街道,打浆糊,刷浆糊、折盒圈、折盒底,一道工序完成后,一个火柴盒就完成了,之后需要二十个一行排成五排,一共一百个,整整齐齐装到模具里码放起来,带去街道交给负责人,按照计件领取报酬。

糊火柴盒的活儿听起来简单,但是不管打浆糊,还是折盒圈、盒底,都是需要技巧性和熟练度的,罗满霞心灵手巧,早就是个熟练工种了。她不是一个火柴盒做完再弄另外一个,而是按照工序来完成,最后再组合,一个人组成了一条流水线,效率极高。加工一千个火柴盒是6毛钱,但街道为了照顾更多无业人员,会限制每人的接单数量,罗满霞一天什么都不干的话,差不多能糊五百个,一个月最多能赚9块钱。这些钱,够她吃饭的了。再加上院子里可以种菜,颜红旗并不担心她的生计问题。

颜红旗坐到罗满霞旁边,帮她叠纸盒子,叠了两个之后,就没有耐心,放弃了,开口将自己即将去杨木大队担任支书的事儿说了。罗满霞听着,手上的动作不停,久久没有说话,心里头空落落的。跟着颜红旗这段时间,是她人生中最轻松,最自在的日子,因为有人能给自己遮风避雨,不用像踽踽独行的孤雁,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的恶劣天气,不用担心射向天空的猎枪,她可以尽情享受生活,每天,都觉未来的生活可期。可是,这颗能够为自己遮风避雨的大树忽然要离开,理智上,知道自己应该祝福,祝福颜红旗有了工作,还当了支书,以后前途无量,可事实上,她很茫然,很无措,不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办。

“……有了租客后,能跟你作伴……杨木大队距离县城也不过就二十里地的路程,我骑自行车也就半个小时就到了,一有空我就回家来………”颜红旗讲着自己的安排,罗满霞听着,却没往心里去。忽然,她糊纸盒的机械动作停住,抬起头来,脸上露出笑容,说:“红旗,我也跟你下乡去吧,秦主任上次来家,也说我了,没有正式工作,就应该投身到农村建设中去!”

晚些时候,苍阔背了捆柴火过来。

这是他从附近山上捡的枯枝,这些柴火够颜家烧上两三天的了。他认为颜红旗是自己的恩人,便用这种力所能及的方式报恩。颜红旗倒也没阻止他,但会留他在家里吃饭。这么相处下来,彼此之间关系也很不错。

颜红旗在这个世界上的朋友不多,罗满霞是一个,苍阔也能算是一个。她把自己即将去乡下担任大队支书的事儿也和苍阔说了。苍阔笑着,说:“恭喜你,可以一展所长,以后,你一定是为非常好的人民干部!”

但第二天再来的时候,苍阔就说:“我已经报名下乡了,麻烦颜支书,能不能帮我走个后门,我想去杨木大队。”

颜红旗”

隔天,颜红旗就去革委会办理了入职手续,正式成为了一名干部,之后,又去顺昌公社报到,成为杨木大队唯一的,有编制的脱产干部。出发之前,颜红旗分别被梁副主任和赵部长邀请到家里吃饭。梁副主任给讲了她很多当领导、当党政干部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团结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注意言行举止,堪为表率,不要动不动就诉诸武力等等。

赵部长的说法却与梁副主任完全不同,按照赵部长的说法,选择颜红旗当这个支部书记,就是因为看到了她身上想干就干,谁都不怕的冲劲儿,还有这一身想打谁都能打得过的本事,如果真要按照梁副主任叮嘱的那样,那和之前的那些干部就没有区别了。要她放开手脚,不要有所顾忌,大刀阔斧的干。颜红旗将两人的意见都听了进去。

以后,她就是领导了,作为一个拥有四百人的生产大队,她的一言一行不能像以前那样肆意,但也不会因此而束手束脚,总而言之一句话,见机行事。1973年6月9号,农历五月初九,星期六。颜红旗带着罗满霞、苍阔,一行三人,骑着两辆自行车,载着行李、粮食,从颜家出发,从清远县城东边穿到西边,而后奔着杨木大队而去。本来是应该先去顺昌公社报到,再由公社组织部的人带着颜红旗一块去上任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按照正常流程走,而是让颜红旗自己直接到杨木大队去。

县城主路是柏油路,出了县城地界,就是夯实的土路,再远一些,路面就变得坑坑洼洼,有些地方还有车牯辘压出来的深坑,里面积着几天前的雨水,被太阳一照,路面愈加干硬,骑在上面颠簸得很。天气也热,三人都带了草帽,遮住了阳光,却也闷出一脑门的汗。三人同行,欣赏着道路两边过了脚踝的玉米苗,郁郁葱葱的远山,还有山上的奇石怪貌,倒也不寂寞。

只是路不好走,三人都没有来过杨木大队,一路上走走停停的找人问路,骑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不过根据刚刚一位老乡的指路,杨木大队应该不远了。

杨木大队下辖三个自然村,六道沟门,河坊沟,张家营子,六道沟门村也叫杨木村,合并成立公社和大队的时候,都觉得杨木大队更好听些,于是就叫了这个名字。

这三个村距离非常近,杨木大队部所在的六道沟门是主村,挨着大道边,河坊沟村隔了一条河,而张家营子则在六道沟门村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