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白面小生类型,但独有一股气质。
在台上站定,整个礼堂的空气都在微微绷紧。
“谢谢,感谢中影集团,感谢王经理亲临,给了我如此大的信任和支持。”
“感谢,母校北电提供的平台,也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希望学校后续也不要吝惜人才支持。”
沈善登一直在说谢谢,让不少学生失望,还以为这位学长能够来点不一样的。
但嘉宾席很多人暗暗点头,这种时刻就该四平八稳。
等沈善登小小开了玩笑,响起笑声,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尤其是北电副院长,笑出了声,不由鼓掌。
内心却心思万千,学院里的那点事包括北影厂的事,他看在眼里。
今天一见,才算了解沈善登确实不同寻常,就像没事人一样,像是什么都没发生。
喜怒不形于色,这个年纪有点可怕了。
至于北电的老师,有的笑的开怀,也有的笑的勉强。
特别是黄老师,他之前比较活跃。
他这个人有点装,见不得人比他更装。
别人听着沈善登的话,是开玩笑,他听着总感觉有点揶揄的味道。
沈善登不在意,此刻他才是焦点。
活跃了氛围,沈善登明确项目定位:“《督公》是在中影领导关心爱护下立项的一部立足本土、回归故事、打磨品质的中等成本古装动作片。”
只是一句话,王副经理对沈善登的评价再次抬高。
这个“中影领导”有太多说法,既可以指亲临现场的他,也可以是中影内部高层都知道对沈善登非常看好的韩三平。
但是沈善登没有点名,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了,那今天自然是说韩三平,如果没成功,也就过去了。
沈善登只是不想树大招风。
毕竟,真有背景,这反而要低调。
他要是知道有人把他想的心机满满,要委屈死了。
沈善登继续道:“《督公》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尝试以中国的内核服务国内观众,旨在探索在有限预算下,如何讲好一个扎实、热血、有历史质感的中国故事。”
“我要隆重介绍吴京先生,他不仅担纲男主角,更身兼副导演、副制片、动作指导三职!更是分文不取,倾家荡产的支持这个项目,请让我表达崇高的敬意!”
现场响起了惊呼声。
然后掌声雷动,学生就喜欢热血故事。
沈善登继续道:“吴京先生在香港积累了丰富的、全方位的片场经验,他的真功夫和对动作美学的独特理解,正是《督公》最需要的核心力量!他的回归,代表着一种新的可能!”
台下的吴京激动又感动,起身鞠躬向众人致意。
沈善登最后道:“《督公》不仅是一个电影项目,也是一次实验,一个试点,同时也是北电青年电影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实践平台。”
“希望《督公》能像一块试金石,为古装电影,为功夫电影,摸索出一条符合当下市场、服务本土观众的新路。”
他稍稍提高音量:“《督公》只是开始,它承载着我们的勇气和诚意,未来,我们还有更宏大的蓝图等待展开!”
沈善登暗示了一波《绣春刀》。
这番话,也引发台下记者和学生猜测。
接下来是王副经理发言。
代表中影集团表达了对青年电影人才的支持。
强调“扶植新人”战略。
“中影一直致力于为中国电影发掘和培养新生力量。沈善登同学作为北电管理系的高材生,展现了出色的项目策划、资源整合和制片管理潜力。《督公》项目正是我们支持青年人才实践、推动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尝试。”
肯定了沈善登对电影产业的深入思考和《督公》项目的创新性与务实性。
强调中影支持“多元化、多层次”的电影创作,《督公》正是这种理念下的有益尝试。
预祝项目顺利,期待成果。
发言简短有力,主要是表态,代表官方背书。
然后是校方领导发言。
先肯定教学成果,强调北电为有梦想的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和行业桥梁,承诺学院将在学术指导、场地协调等方面给予项目支持。
旁边的沈善登乐开了花。
即使这是一句客套话,他也不会当做客套。
北电器械、人才、场地什么的都可以用。
他想要做出像《终结者》那样直观展示内气运转的效果,钱根本不够用,必须想尽办法省钱。
北电副院长感觉脊背发凉,顺势结束了讲话。
感慨年龄大了,身子骨确实弱了。
最后是作为主创代表,也是演员代表的吴京发言。
“沈导虽然年轻,但非常专业、高效,对项目的理解和把控超出预期。他的视角也为功夫带来了新鲜的创意火花。”
吴京的发言更实在。
沈善登感觉以后肯定不能亏待京子,这个支持对于他来说,太关键了。
吴京以自己的知名演员身份,和真金白银的投入,能打消很多质疑,也能少很多风言风语。
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