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朱棣:我家老四,学我靖难造反> 第69章 史上唯一杀两个皇帝还活着的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章 史上唯一杀两个皇帝还活着的人(1 / 2)

【刘文泰非科班出身的医官,意思就是没有参加科举,直接以保举制度进入的朝廷为官!】【保举制度也是大明里产生的诡异制度。

保举制度确实是个复杂话题,涉及官员选拔、责任连带、权力制衡多个维度。】

【明朝的保举尤其典型,和科举形成互补又矛盾的关系。

大家肯定很好奇,为什么明朝皇帝既需要科举又要保举?主要就是当初朱祁镇年幼的时候,杨士奇为了文官集团以及自身利益所创建的制度!】

又是跟杨士奇有关!

朱棣不是傻子,一下子就看明白其中的道理。

只是他不知道,杨士奇背后到底是什么人。

这对于他来说,对于大明来说,都是急需弄清楚的事情。

朱棣觉得,有必要去审审杨士奇了。

但若是他亲自前往的话。

杨士奇也不会给出答案的,最终朱棣还是觉得让朱高炽去会比较有用。

虽然老大一直推崇这帮文臣。

但对于自己的儿子,朱棣还是很了解的,在这种问题上,肯定不会留情的。

朱佑樘死在立法之中。

对朱棣来说也是警惕。

当然,哪怕知道立法对于大明的好处,朱棣也不会尝试的。

对他来说完全没有任何的益处。

至少来说,朱棣想让朱高爆去完成这种有风险的改革。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主要是他也不知道该从什么方向去改变。

这也是朱棣无奈的地方。

虽然是皇帝,哪怕天幕告诉了他很多需要改变的地方,可真的要实行下去的时候,也是会遇到重重困难皇帝依赖官僚系统施政,但改革者常被蒙蔽。

其实朱棣认真想想,老爹当初也做过立法。

甚至还是大幅度的立法。

只不过,当时还是保障了宗亲勋贵的利益。

也就是说,连老爹那样的人物都不敢随意的立法。

朱佑樘的缺点就是步子迈太大了。

这就是年轻人的缺点。

其实在朱佑樘将文官以及宦官集团同时得罪的时候,朱棣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果然,最后朱佑樘也是死在了太着急的改革之中。

“朱佑樘也是没办法,十几年了海禁还是没开,他肯定会着急!”

朱元璋认真的解释道:“十几年过去,朱高煨所在的大乾早就不知道发展成什么模样了,朱佑樘肯定着急啊!”

朱棣点点头,没再说话!

【保举制其实并不是明朝建立的,只不过明朝的保举制是极其奇葩的。】

【杨士奇的保举制主要就是越过吏部跟皇帝,主要由官员来举荐人当官,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基本上大明的官员都是以沿海地段为主的!】

【说实话,朱佑樘的死看似离谱,但实际上他老爹朱见深也是这样的死的,而且也是死在刘文泰的手中!】

【毒死了朱见深这个皇帝!】

【刘文泰还能活着在皇宫当太医,已经是千古奇迹!】

【两个大明皇帝都以同样的方式死在他的手中,也是奇迹了,唯有的区别就是朱见深到底死于什么药,并没有详细的记载,而朱佑樘明史里直接记载了他到底死于什么毒药!】

【朱见深是腹痛、腹泻,刘文泰不知道开了什么药方,吃下去以后明宪宗么没几天就死了!】【害死皇帝,刘文泰没有接受任何的处罚,还是在太医院当官!】

什么?

此话一出,朱棣顿时大惊。

不仅是朱棣,在场的所有人都懵了。

朱见深也是死在这个刘文泰的手中?

这也太诡异了。

可以说是无比的神奇了。

害死朱见深这个皇帝,刘文泰还能活着?

怎么能如此白痴?

朱棣已经没眼看了,难怪天幕在很早之前就定性他们大明是个离谱的朝代。

什么怪事都会发生。

这简直是太离谱!

杀死皇帝还能活着?

还有比这个更加离谱的事情吗?

这件事散播出去,肯定会威胁皇权的。

所谓的皇帝,其实要在人们的心中搭建高台,要让人们心中敬畏。

而如今这个太医刘文泰杀了皇帝,却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罚。

这会让人们失去对皇帝的敬畏之心。

这是朱棣不想看到的。

要知道,不仅是害死朱见深,现在连朱佑樘也是被这个刘文泰害死!

这对他们老朱家而言,简直就是莫大的耻辱啊!

然而朱棣还没气多久,紧接着天幕的话,差点就让他气吐血了。

【朱佑樘的病更是简单的感冒,刘文泰给他开了大热之剂,吃了以后,简直就是堪比穿肠毒药,直接就让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孝宗当场身亡!】

【本身这件事已经足够离谱了,可紧接着出现了更加奇葩的事情,那就是害死了两个皇帝的刘文泰,还是没有死,甚至连实质性的处罚都没有,只不过是被流放到了浔州!】

【之所以不死,那是因为明孝宗死了以后,朱祁镇的一幕再次出现在大明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