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深吸一口气。
老大还是很孝顺的,若天幕所言的是真的,那么就是他害死了朱高炽。
但朱棣并不后悔。
因为在天幕所言之中,迁都是正确之事。
虽然其中有很多深意是他现在都还没意识到的。
不过朱棣还是很欣慰,至少来说,做的很对。
对于老大的死,朱棣眼睛里充满了怒火。
从老大到大孙子。
大明两个皇帝都是死在这帮文臣的手里。
这是朱棣无法忍受的。
对于老大真正的死因,他非常的想知道!
【朱高炽哪怕是再听文臣的话,他也不可能放着老爹尸骨未寒的陵墓,就离开顺天府,那对他来说就是大逆不道!】
【就因为这件事,朱高炽第一次反驳了整个文官集团!】
【明史跟明实录两份官方承认的史书里没有记载,但我们现在可以从不少流传了数百年的民史里寻找到有关于朱高炽之死的记载!】
【文官集团想要害死朱高炽,靠别人是没用的,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身边的张氏!】
【张氏的身份并不特殊,只不过是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嫁给的朱高炽,应该是在洪武二十八年,没几年,张氏就成了太子太妃!】
【张氏身后毫无背景,有的只是真心相爱!】
【虽然朱高炽非常爱张氏,而且还生了个朱瞻基地位更巩固,但实际上当时朱高炽的地位反而不太稳固了,于是朱棣就命朱高炽再娶了两个妃子,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
【这两个妃子的出现,肯定会让张氏产生危机感,而这时候文官大臣肯定会趁虚而入。
当然,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太清楚!】
【不过从多本史书记载之中,写明了朱高炽死之前曾经跟人大吵一架,然后第二天就突然传出来朱高炽暴毙的消息!】
【而离谱的是直到朱瞻基登基一年多以后,他似乎才听说了这件事,那人是翰林侍读李时勉!】【朱瞻基一怒之下派兵抓人,无论如何他要亲自去审李时勉,认为朱高炽的死跟李时勉脱不了干系!】【最终的结果就是朱瞻基从牢里面将李时勉放了出来,此事就不了了之,甚至还开始夸赞李时勉忠诚!】
“李时勉?”
听到这人的名字,朱棣眉头紧锁,努力的回想,但却没有任何的印象。
反而是朱高炽大惊。
这是江西人!
不仅如此,跟杨士奇乃是同乡,可以说这人入朝为官,其实就是杨士奇一手参与的。
朱高炽自然也知道此事。
但却没有理会,毕竟无论怎么说这是杨士奇的主意,朱高炽也不好说什么。
可现在,他发现似乎并非如此。
这李时勉其实就是杨士奇的人。
也就是说,真正想杀他的话,其实是杨士奇!
朱高炽暴怒,这些天哪怕是杨士奇入狱了,他也是想过要将这位昔日的老伙计救出来,可如今看来,对方完全就是狼子野心啊!
【李时勉此人是永乐二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入文渊阁学习,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后来的《成祖实录》也一样是他来修,没错又是一个修史书的人,你说在官方史书里又怎么可能记录他跟朱高炽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我们该如何猜测呢,其实也很简单!】
【李时勉毕竟是朝中大臣,那么多年来怎么可能就只有跟朱高炽吵架的事情!】【永乐朝著名的三大殿失火案之中,李时勉也是主角之一!】
【永乐十九年,当时刚刚迁都完成,突然间新京城的三大殿就失火了,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若是以阴谋论的眼光来看,哪有如此凑巧的事情,刚刚迁都,三大殿就失火,被烧得面无全非,显然是背后有人在耍手段!】
【而在发生了三大殿失火案以后,首先跳出来的就是李时勉,他主张勉反对迁都,失火乃是神明的警示,让朱棣务必要退回金陵,此言被朱棣驳回,将李时勉打入牢狱之中,直到朱棣最后一次北征,朱高炽监国的时候,才将李时勉放了出来!】
【所以,我们很容易就能猜到李时勉因为什么跟朱高炽吵起来,肯定就是迁都之事,至于为什么朱高炽会如此动怒,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得而知。
这还用想吗,老大的死肯定跟这个李时勉脱不了干系。
现在这李时勉就已经进入朝廷。
想必这背后还是老大的手笔。
想到这,朱棣冷嘲的看向朱高炽:“看看你的人,将来是如何对你的!”
“若是你还看不出来这个李时勉所做的事情,你就不配当我朱棣的儿子了!”
朱棣的训斥之言,让朱高炽吓得浑身冷汗直流。
此刻他的内心也是非常绝望的。
本以为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是有用的。
在文臣们的劝说之下,他认真的学习儒家之道,仁政治国。
并且以此为最正确的道路。
可如今,却有人告诉他,这一切都是假的。
只不过是文臣们为了控制他,控制大明的手段。
朱高炽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