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文官集团的手段。
朱佑樘居然也是因此早死了。
朱棣这一刻总算明白了老四的担忧。
甚至也为自己而感到担忧。
皇帝
朱棣原本看着朱佑樘的表现是极其满意的,认为在经历了几个昏君以后,大明终于是要迎来明君了。这个后辈人的表现。
朱棣全部看在眼里,大明皇太子愿意远赴海外去找寻变革之法。
这是多大的勇气啊。
若不是大乾的医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朱佑樘这个皇太子就要憋屈的死在海外了!
作为老朱家人,朱佑樘确实有骨气。
但即便是这样的中兴之主,还逃不过文官集团的压迫。
满怀大志的回到大明,想着以在大乾学到的东西来改变这个落后的国家,可结果,却困难重重,甚至于最后还被人害死!
朱棣想到这一幕,内心都只有无尽的愤怒。
【朱佑樘想着以宦官来制约平衡,这其实是整个大明王朝很多年来众多皇帝的做法,但朱佑樘可以说比前面的皇帝做的更狠,直接开始给宦官放权,势必要牵制住文官!】
【大明的宦官跟文官斗争,其实持续了不少年,当然最后是以文官获胜了,因此在史书之中,宦官就没有好人,基本上都是大贪官!】
【文官集团能赢,最大的原因还是他们能掌控的东西太多了,不过朱佑樘在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压制了文官!】
【刚开始内阁的文官大臣都以为朱佑樘会屈服,但朱佑樘却选择了以强硬手段回击,铲除奸佞。流放李孜省,处死妖僧继晓,罢免“纸糊三阁老”万安等千余名贪腐官员!
如此大清洗的手段让文臣们瞬间明白,明孝宗跟他爹朱见深完全不同,文官大臣却也没想到,朱佑樘如此有种!】
“居然赢了?”
朱棣大喜,本以为朱佑樘在群臣的反对制衡之下,很难再有更大的建树,可没想到,这位重重孙的能力如此出众。
还是铲除了一批文官。
想必就是这样,才导致文官集团的人心生恨意,知道朱佑樘是个留不下的人。
最终选择动手杀皇帝。
显然朱佑樘也没明白所谓的文官集团到底是什么。
那不单单是几个人。
而是千年来遗留的历史问题,是千年来不断强势的官绅士族,正如老四所说,所谓的皇帝,也不过是帮助这些士族治理天下罢了。
朱棣虽然还没听到天幕将朱佑樘后续的情况。
但显然是在绝望之中看着变革失败的。
朱棣其实也有些绝望。
如今大明官员的问题还没那么严重,可是他已经不知该从何处下手了。
【在以宦官作为压制战胜了文官集团的第一波攻势以后,更大的问题再次接踵而来,宦官集体打败了文官之后,气焰也是变得无比嚣张,。
梁芳是宦官头目,也是当时朱佑樘前期最信任的人,可以说没有这个太监的话,这位明孝宗早就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但是如今的梁芳在得到巨大的权势之后,也开始了不断的卖官,仅仅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卖了超过一千个官位!】
【梁芳是朱佑樘亲自培养出来对抗文官集团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也发现,这帮宦官也开始权倾朝野了,甚至要比文官集团还要放肆!】
【这让朱佑樘有些疑惑,为什么无论是宦官还是文官集团得利以后,都会出现贪污的情况,可朱高曦所在的大乾却没有这种情况!】
【朱佑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但是在知道这件事以后,他毫不留情面,直接就将梁芳给抄家,所有的家眷全部用以充军!】【梁芳才刚刚开始权倾朝野,明孝宗就已经不留情面的将他给解决掉,这一刻所有人都被朱佑樘的强硬手段给吓到了,这是个冷血的帝王!】
【而其实在朱见深的内心里却对梁芳无感,哪怕对方曾经救过他的命,因为朱佑樘深知自己的责任很重,他背负着要让大明重新走出泥潭使命!】
朱棣看到这,越来越欣赏朱佑樘了。
大事上完全不含糊啊,知道大明不可能留住梁芳这种人,处理事情一定要以大明为重!
不过,朱棣其实还是觉得朱佑樘有些太过于强硬。
如此行事的话,完全就是得罪了所有人。
会不会让文官集团卷土重来?
但即便如此,朱佑樘现在的表现也让朱棣很满意!
【明孝宗的这一波清洗清洗范围波及方士、僧道、佞幸千余人,成化朝所有在朝堂上的大势力彻底瓦解!】
【不仅如此,朱佑樘还要想着彻底铲除制度性腐败根源,他绕过吏部直接任命官员,致文盲、工匠、僧道充斥官场,完全颠覆了以后的官员任命!
强硬的吏部大清查,仅仅是一年的时间就罢免中央及地方不合格官员数百人,仅仅是兵部是罢免了五百人!】
【虽然是兵部,但其实经过土木堡之变以后,早就是文官统治着兵部,所以此举还是压文官集团!】【明孝宗登基没几年,大明的经济就已经有了复苏的迹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