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
众人看着在朝中侃侃而谈的朱高曦,内心之中只有这四个字来形容,
简直就是逆天。
朱棣才是现在脸色最难看的,他既想憋笑,可脑海里却不断传来老爹愤怒的声音。
“朱棣,看看你教出来的儿子,在他眼前,这个皇爷爷成了大明罪人!”
“若是没有咱,你朱老四能坐稳大明皇帝?”
“若是没有咱,你现在估计还在要饭呢!”
闻言,朱棣眉头紧锁,却又觉得非常有道理,毕竞老爹本来就是要饭的。
若是没当皇帝,他们一家人确实在要饭!
朱棣知道,这件事肯定得给老爹交代。
于是朱棣黑着脸训斥道:“你爷爷乃是大明的开国之君,立万世之太平之人,你说他何错之有?”说完这番话,他顿时就感觉有些后悔。
这件事怎么能讨论呢。
说得好像是他要点出老爹的错误。
不过,朱棣也看出来老四在某些方面的眼光确实非常毒辣,既然老四说了这件事,那肯定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就证明确实是老爹导致了官员的贪腐。
但为了保住朱元璋的面子,朱棣还冷声道:“你小子胡说什么呢,你爷爷对待官员的治理策略是极其严苛的,完全可以威慑贪腐的官员,谁也不敢造次,怎么会是百官贪腐之因!”
朱高曦冷笑一声:“爷爷这个人看似心狠手辣,对待官员的反腐政策之狠,堪称历史顶流。贪污六十两银子动辄凌迟、抄家、株连九族,吓得官员睡觉都不敢翻身。”
“可是天幕也说了,大明的官员是最腐败的,贪官层出不穷,官员们就好似前仆后继的送死,根本就不顾一切!”
“人心贪婪很正常!”朱棣解释道,他其实对于贪官的仇恨并没有那么深。
他很清楚人心中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朱棣其实也是这样的人,他什么都想要,最终也得到了皇位。
即便失败了,也没什么好后悔的,只有对荣华富贵的回味。
所以朱棣根本不恨所谓的贪官。
“恰恰是高压、严刑的反腐,忽视了法制的重要性,法治依靠人治来维持运行,换句话来说就是人治大于法治。”
朱高曦看向老爷子,笑道:“诚然爷爷反贪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因为他本身就是农民百姓出身,自然恨那些让他从小吃不起饭的贪官!”
“洪武朝的文武百官都能知道爷爷的决心,同样也害怕他手中的刀!”
“可现在皇爷爷已经死了,他的威慑早就不在了!”
“你什么意思?”朱棣脸色有些难看,他其实预料到老四要说什么。
可是已经来不及制止了。
“爹,你不是皇爷爷,你对贪官没有恨意,如今你当了皇帝,对贪官污吏的管控早就已经弱了许多,这也就导致所谓的反腐系统早就崩塌!”
“当然,这也不仅是老爹你的问题!”
朱高曦的话锋一转,让朱棣脸色好看了许多。
“即便老爹你也维持的高强度的反腐,这套系统日后也是会崩塌的!”
“而且还是老问题,这也是所有王朝最大的难题就是信息不对称,皇权无法管理到离京师十万八千里的地方!”
“基层官员能否互相之间串通一气,造假账、瞒报、贿赂监察官,这里面就有巨大的操作空间,贪官们“上下其手”,不怕你有严刑峻法,因为下级官员自有应对的妙法!”
“最大原因就是官员俸禄太低,低薪养不了廉!”
“官员俸禄实在太低了,爷爷的逻辑是“低薪养廉”,觉得道德感能让人抵住诱惑。”
“但现实是,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哪怕读了再多的圣贤书也没用,道德在生存压力面前,完全就是不堪一击!”
“甚至可以说,越是读书人,越是抵挡不住内心的诱惑!”
“没钱怎么办?自然官员们相互之间会收点礼、吃点回扣、搞点土地兼并等等,这些都会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
“长此以往之下,送礼、走后门、结党营私就会成为一种风气!”
“不送礼,升迁无望;不贪点,同事都觉得你另类,贪腐还形成了一定的生态链。上到朝堂大佬,下到县衙胥吏,大家共荣共生。”
“这个时候如果你不贪,别人觉得你不合群;你举报,怕自己也被拖下水。这种社会风气和潜规则下,清官进去,十有八九也要被同化为同流合污。”
“爷爷反腐太狠,动不动株连九族、满门抄斩,确实震慑力拉满。但这也”也让官员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反正贪多贪少都可能死,不如趁活着多捞点,说不定留给后代。”
“所以,明朝百官的贪污罪魁祸首就是. . ..”
“好了!”没等朱高曦把话说完,朱棣就已经阻止了他继续往下说。
这要是再说下去,真的是无法无天了。
朱棣都有些搞不懂了,老四这小子要么就是什么都不说。
只要是开口说话,那就是要往很严重的方向说。
朱棣都有些后怕了。
这番话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