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朱高曦回话,旁边一直沉默的朱高煦就已经难以接受了。
他根本就不管其中的大道理。
只知道老四竞然拒绝了皇位。
朱高煦破口大骂道:“永乐大典纵观古今历史,翻开所有史书讲的都是什么事情?”
朱瞻基见二叔这时候站出来,胡说八道,心中极其不满的回应道:“千古历史讲的当然是包罗万象!”朱高煦冷笑一声:“所以,我说你当皇帝不如我!”
“大侄儿,你还得学啊!”
说完,朱高煦不语只是一味的露出笑容。
半响后,才冷笑着道:“这问题,我六岁时我爹问我,我便知道,三皇五帝到如今史书浩如烟海,说的只有四个字. .”
“争当皇帝!”
“老四,皇位摆在你面前,你都不想要,你他娘的还真是读书读傻了吧!“
朱高煦还有最后一句话,没说出口。
爹,老四不要这皇位,我要!
但这番话,他已经不太敢说!
反而是朱棣一脸欣慰的看着老二。
心想当初忽悠老二的话,这小子还记得,真是帮了他大忙。
朱棣就是要看看朱高爆如何回答。
至于老二的话,朱棣打算找个时间,让他过过监国的瘾。
然后再找个机会踢他一脚。
但朱高爆听到朱高煦阴阳怪气的话,居然依旧面色平淡的说道。
“老二,我若是真当了皇帝,你又不开心了!”
言罢,他一脸认真的看向,“爹,您也是当了皇帝的人了,怎么还那么幼稚!”
“皇帝真的能将权力握在手里,您现在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烦心事,那些江南的士绅的权力越来越大,皇权反而是慢慢的被架空了!”
“敢问爹难道就没有想过,为何明太祖时期的皇帝想杀谁就杀谁,而到了你这个永乐皇帝,却感觉在朝堂之中慢慢失去了权力。”
“自古以来王朝的陨落永远少不了土地兼并问题!”
“明太祖时期当初是大明刚开国,大部分的土地资源都处于重新分配的情况,百姓手中有了土地,自然是对皇帝十分的推崇,会让皇权达到顶峰!”
“但随着皇权不下乡的政策,其实就是默认了豪强兼并土地,百姓的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会重新落入士绅大族的手中!”
“而随着土地兼并之风越来越严重,百姓就会苦不堪言,这时候朝堂就是发泄的对象,失去了民心的王朝,很快就会崩塌,因为百姓是会造反的!”
“哪怕你每个皇帝都是明君,这样的事情也不会消失,大明甚至有可能,莫名其妙就亡国了!”“那自古以来真正掌权的就不会是皇帝,而是地方的士绅大族!”
“爹,您是皇帝,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你终究是没办法做到皇权下乡,你还是要将权力分发下去,让各地的人士绅帮你来治理国家!”
“这就是为什么士绅可以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的变强毫无忌惮兼并土地的原因,你看似是皇帝,可终究也只是为了这些大家族服务傀儡罢了!”
“这就是为什么,文官集团会越来越做大的原因,因为文官集团根本不仅仅代表的是某些人,而是一个群体,更是历史血淋淋的教训!”
“所以,现在爹你还觉得当皇帝真的就是最正确的决定吗?”
其实有些话,朱高曦是不想说出来的。
但还是简单直白的说出来。
“给你举个简单的历例子,老二不是皇帝,可这大明他谁都能杀,而且是毫无顾忌的杀,而你这位永乐皇帝却不行!”
这番话,朱高曦说的并不大声,却仿佛震耳欲聋。
在场的众人都被克制了。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朱高炽想着是终于弄清楚了所谓文官集团做大的原因。
责任根本就不在他重用文官。
那是历史的必然,是无法避免。
朱高煦只听懂了最后这句话,顿时心情大好。
心想老爷子很多时候,确实不如自己。
唯有朱棣陷入沉默。
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番言论。
这番言论简直就是荒谬。
意思岂不是说皇帝不如官绅士族,朱家人皇位的决定权,根本就不在自己手中,而是士族来决定。看似毫无道理,却又符合王朝崩塌的规律。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贪官永远也杀不完,历代统治者都很清楚,贪官污吏对国家的危害,可到底还是没能拒绝。
千年来无论多么强大的王朝也是如此。
朱棣陷入了认真的沉思。
他不知道其他王朝的皇帝是如何的。
但他老爹朱元璋就是想杀谁就杀谁。
根本就没人能拦,也无人敢拦。
那就是皇帝的威严。
他当了皇帝以后,也是如此认为的,进入金陵皇宫以后,他想杀谁就杀谁。
齐泰,黄子澄,方孝预孺. . .….当时的他内心毫无顾忌。
可仔细回想起来,当了皇帝以后,反而是处处受限,远远没有燕王时期手握生杀大权的感觉。朱棣也纳闷了很久。
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