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朱瞻基的退守策略,也是让北边的蒙古人再次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朱祁镇时期,蒙古人就经常犯边,频繁程度甚至还要远超朱棣的永乐朝。
但明英宗也展示出了强硬的手段,对漠北丝毫不客气,对方既然犯边,那就打,他发动了四次大战。鲁乃池之战,生擒鞑靼首领!
丰山同丰州之战,打得蒙古人俯首称臣!
以克列苏之战,击溃兀良哈主力,俘获首领打剌孩。】
“这就是咱的重孙,有老子当年的风采!”
朱棣满意的点点头。
鞑靼跟兀良哈都是老对手了。
尤其是鞑靼。
嚣张至极。
自诩是成吉思汗的后人,还妄想着重建元朝。
简直是痴心妄想。
今年鞑靼就在疯狂犯边,而朱棣也是下定决心要打这一战。
如今仗还没开打,就传来朱祁镇在未来大破鞑靼生擒首领的消息,显然会让明军士气大涨。打仗,其实打的就是气势!
“这朱祁镇真如此厉害?”朱高煦也惊了。
虽然在心底,他也不想承认,但朱祁镇在打仗上的能力,确实值得令人钦佩。
“老四,怎么样?”
朱高炽摸了摸大肚子,对这个还没出生的大孙子,极其满意。
朱高曦笑了笑:“这些仗又不是他打的,那只能证明前线将领有能力!”
朱高炽有些不满,立刻就站出来反驳道:“即便没有亲上战场,老四你也得承认,我孙儿配得上明君之称!”
【接下来我们就重点来说说明英宗的第四次北征,这一战跟以往不同!】
【根据明史记载,由于瓦剌犯边的缘故,明英宗朱祁镇选择御驾亲征,亲征瓦剌!
更是在朝会上指着身后的龙椅宣誓道:“不破瓦剌,耻于坐此皇位!”
一副不破瓦剌誓不还的气势。
他要像爷爷朱棣那般,御驾亲征,要去比爷爷朱棣还要远的草原深处。
无论结果如何,回过头来看,朱祁镇至少都做到了,故而再得尊称,大明第一战神!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朱祁镇时期的蒙古人,其实是完全臣服的,包括女真跟俄国人。】“霸气!”
朱棣一脸骄傲的摸了摸胡子,随后双手叉腰,挺直了腰板。
大明战神啊。
说实话,听到这个尊称,朱棣都有些羡慕。
他是马上皇帝。
可以说跟草原人打了半辈子的仗了。
结果还是不如这个重孙子。
“老四,朱祁镇御驾亲征了,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没等朱高爆开口,天幕就继续了。
【由于文官集团势大,朱祁镇必须要扶持心腹来对抗文官集团,故而他培养了个叫王振的太监。】【明史记载,朱祁镇对王振非常信任,甚至很多国之大事,也都交由王振治理。】
朱棣???
听着天幕的这两句话,朱棣傻眼了。
居然让太监治国。
宦官祸国难道不明白吗?
大孙子想用宦官来制衡文官集团的想法是没问题的。
但似乎朱祁镇走歪了。
居然放权宦官。
但很快他就松开眉头。
“或许是朱祁镇有能力应对王振,想要成为千古一帝,做事确实需要有魄力!”
朱棣觉得,这王振即便再有权势,总归只是个太监。
生死不过是皇帝的一言。
想来等制衡了文官集团以后,自己的重孙应该会杀了这王振。
【这里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背景,为什么明英宗跟瓦剌是如何打起来的
永乐年间由于鞑靼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并且屡屡侵犯大明,为了制衡鞑靼,于是明朝开始扶持瓦剌来跟鞑靼抗衡。
在正统年间,为了让稳定漠北对边关采取的是朝贡政策。
瓦剌经常以朝贡为名,从大明获得各种赏赐,朝贡的赏赐是按人头派发,刚开始也先的朝贡使团都是二千人,但后来却派来了三千人,因为此事王振大怒,训斥了瓦剌当时的太师也先。
因为此事也先大怒,直接派出两万人马攻打大明!】
“两万人就敢来打我大明?真是不知死活!”
朱棣笑了,他不管瓦剌后世的实力如何。
如今的瓦剌可能都还没有五万人。
【明英宗大怒,故而在短短两天内集结大明五十万大军,要在大同跟瓦剌决战,势必要荡平瓦剌!】【朱祁镇: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五十万打二万,优势在我!】
“五十万大军?”
朱棣被这数字吓到了。
他们大明什么时候有这么恐怖的军力了。
即便真的有,也不可能全部用来打瓦剌的两万人吧。
“两天集结了五十万人?这天幕确实不是在开玩笑吗?他懂打仗吗?”
朱高煦可不会放过质疑老大家的机会。
但朱棣却一下子想通了,怒视老二道:“打了一辈子仗,这点道理都不懂,敌人两万人听到五十万大军前来,还不吓得屁滚尿流,哪还有一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