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纷纷低头,不敢看汉王掌嘴。
太子多病这句话,他们其实早就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也是汉王朱高煦跟朱高炽相争最重要的筹码。
那就是朱棣确实说过这样的话。
还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说出来的。
如今不少人当时也在场。
但现在伴随着朱棣暴怒,他们心知肚明,这句话今后皇帝就是没说过。
汉王跟皇位注定无缘。
看着群臣畏惧模样,朱棣很满意。
老大跟老二为了这个皇位闹得沸沸扬扬,今天他就是要将太子之位定死。
他要让群臣作证,以后谁再敢说老朱家父不慈子不孝,就全都砍了。
“太子已定,天下可安,再有胡言论语者杀无赦!”
闻言,杨士奇瞬间明白其中道理,带头跪拜道:
“太子万福金安。”
此话一出,群臣纷纷下跪。
朱高炽立刻用手挡住眼睛,假意不太情愿的模样,结果朱瞻基上前去将他给按住。
可以说,朱瞻基现在比朱高炽还开心。
因为这不仅是父亲朱高炽坐上皇位,也意味着他同样也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而且更加稳固。
唯有哥仨站姿挺拔。
朱棣凝眸微怒,号称王爷之中最狂妄的赵王朱高燧立刻跪了下来。
老二朱高煦也感受到老爹杀意,他再熟悉不过。
明知朱棣此举是在打压自己,但朱高煦也能强压怒火。
当着群臣的面下跪对老大恭贺道:“太子,万福金安!”
每个字都在咬牙切齿。
此时也就仅剩下朱高爔还没跪下,他其实是想跪的,但只是忘了,毕竟不太适应这种封建王朝的节奏。
朱高爔刚要跪下,就被朱棣出言阻止。
“老四不用跪!”
此举彻底让朱高煦动怒,他大声道:“大家都是造反,我又得掌嘴,又得下跪,老四凭什么跟没事人一样。”
有了朱高煦的带头,朱高燧顿时来了胆量,也反驳道:“爹,老四一个庶出他凭什么?”
“别以为爹不知道你对老四做的事情,马上闭嘴!”
朱棣一声怒吼,训斥了二人。
朱高爔也算是确定,暗算自己,让他跟丘福女儿睡在一起的就是朱高燧了。
但他其实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
朱高燧按理说也不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自己留下来,不是越能将水搅浑,他机会就更大么。
朱瞻基其实原本也看不爽朱高爔还能站着,尤其是对方现在千古一帝的身份如此敏感,他不明白朱棣为何如此。
却立即被朱高炽拦住。
【汉王将朱棣昔日的话当成奋斗的目标,但他不知道,这句话是燕王朱棣说的,跟皇帝朱棣没有任何关系。】
“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朱元璋呢喃道,心想自己当初怎么就没学会这句话呢,要不然也能让老四死心塌地的帮他去打仗了。
这句话是朱重八说的,跟我洪武大帝有什么关系?
【汉王朱高煦被宣德皇帝的大军围在达乐安,并发射神机铳箭,震慑叛军,又不顾众将请求,再次把劝降书信射入城内,朱高煦仍不理会。】
听到这,朱棣怒了觉得刚才打轻了朱高煦。
大孙子明明给了他活路,可结果老二还不知死活。
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却觉得,朱瞻基并非真的要放过朱高煦,只是为了动摇叛军军心。
朱高煦此刻已经是必败的局面。
朱棣满意的看向朱瞻基:“看来你当皇帝以后也没忘记爷爷教诲,一家人没必要见生死,将你二叔三叔抓起来就可以了!”
朱瞻基很清楚,老爷子由于造反成功,一直不希望手足相残出现。
不仅是这次,之前每次的试探,朱瞻基都说过要放过朱高煦跟朱高燧。
当然,朱高爔不能放过。
朱瞻基不允许隐患留在身边的。
朱棣此话,却气得朱元璋冷哼一声。
难道你朱棣跟朱允炆就不是一家人吗?
怎么就能下狠手!
朱元璋已经没办法阻止靖难,他相信朱棣也是如此。
现在就等着在天幕上看到朱棣的笑话。
“你想儿孙要相亲相爱?不可能的,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注定要重演!”
没等朱棣回话,天幕的画面还在继续。
只见天幕之中的虾仁忽然起身,不知从什么地方拿出来一只烤乳猪放在桌面。
【朱高煦不愿意投降,但那些跟着他一起造反的城内叛军早就心生退意。】
【原因很简单,这并非是两国交战,朱高煦的守城军也是大明士兵,投降更多的是审时度势!】
【最终汉王朱高煦被手底下的人五花大绑抬到了朱瞻基面前!】
【此时,群臣纷纷上奏,请求将朱高煦按照大明刑法砍头,朱瞻基不许,还把弹劾奏章给朱高煦看,朱高煦叩首道:“臣罪该万死,惟听陛下处置。”
朱高煦余党全部被擒后,朱瞻基赦免城中守军之罪,改乐安州为武定州,命薛禄与尚书张本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