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锦书更加羞耻,脸红成了小番茄,手忙脚乱地从他身上下来。她真是没想到,周凌霄平时一副清心寡欲、道貌岸然的样子,竞然趁人之危,做出这样的事情,苏锦书决定要生他的气。猪场建得很好,无论是猪舍卫生还是饲养都做的很好。“按照现在的猪的生长情况,第一批猪四个月后应该就能出栏了,大概能挣到八千元左右。"说起这个,牛鹏有点激动。这意味着,他们第一批猪出栏就能赚到钱了。当初建养殖猪场,苏锦书拿了两千元出来,牛家兄弟和苏云中各一千元。苏锦书提出自己虽然出资比例高,但常年在京市,无法参与养猪的各项工作,提出分红的时候,大家等比例分配。
“姐,第二批开始,我们打算扩大猪的养殖规模,达到五十只的样子。“苏云中提出他们接下来的想法。
牛才:“可惜我们有点担忧人手不够,我们平常要杀猪卖猪肉,云中要顾着家里的鸽子。”
苏锦书想了想,“这个好解决,在村里雇一两个人帮忙养,按月给工资就行。”
村里养猪的人家不在少数,意味着雇佣一个养猪好手不是难事,牛才几人脸上立即浮现喜色。
“现在猪肉暂时没有放开管控,必须找一个绝对信得过的人。否则,这个养猪场只怕保不住。“周凌霄提醒他们。
三人的脸色又齐刷刷地垮下来,如丧考批。苏锦书安慰他们:“我们回去琢磨一下,总能选出合适的人选的。”山里的松树下堆着厚厚的松针,苏锦书眼尖的看见一样好东西,“你们看,是松树菌子。”
这东西夏天的山里常见,下过雨之后就能冒出一窝又一窝,牛才他们不懂苏锦书在激动什么。
周凌霄已经率先过去,弯腰扒开松针,开始摘蘑菇,“新鲜的松树菌子,用来炖鸡汤,清炒,都是极鲜的。吃不完用油炸了保存起来,吃饭的时候来一些也香。”
“嗯嗯嗯!"苏锦书疯狂点头,周凌霄就是会吃。她刚想夸周凌霄几句,想起这个人刚才对自己做的事,又放下嘴角,自顾自地采蘑菇去了。
苏云中三人拿了个大背篓,跟着一起去捡蘑菇。回到家,牛艳看见他们背了一大筐的松树菌子回来,惊喜说:“这些菌子真新鲜,趁着新鲜,我拿点去炒一盘来,晚上再用来炖鸡汤。”“妈,您累了一上午,我来吧。"周凌霄接过蘑菇,就要往厨房去。牛艳赶忙拦着:“哎,这哪成………”
“妈,你就让他去吧。“苏锦书拦住牛艳,看也不看周凌霄。接下来吃饭的过程中,苏锦书依旧不看周凌霄,不跟他说话,身体力行地告诉他,自己生气了。
只是在周凌霄端上一盘鲜掉眉毛的炒菌子时,眼睛亮了一亮,然后就埋头苦吃。
吃完饭,牛艳看出他们小两口在闹别扭,故意说:“锦书,凌霄啊,我地里有一批玉米熟了,你们去摘点回来,晚上吃。顺便在村里散散步,消消食。”苏锦书不情不愿地提着篮子跟周凌霄一起去了玉米地,玉米地里的青纱帐更加绵密了,玉米秆子窜得比人还高,宽长的叶片在热风中沙沙摩擦,秆节间鼓胀的苞谷已裹上层层青壳,顶端抽出的绛红穗子像流苏一样垂下来。“你要怎样,才能消气。"周凌霄停下脚步,立在玉米从中,淡淡问她。想到他在山里做的事情,再看周凌霄这副淡然的样子,苏锦书更生气了。气了好一会儿,苏锦书灵机一动,“除非,你把衣服脱了,给我摸你的腹肌。”
上次偷摸着摸周凌霄的腹肌被发现了,被压着亲了又亲,苏锦书早就想找回场子了。
周凌霄眼睫颤了颤,“在这里?”
苏锦书看了看周围,这才想起他们在玉米地里呢。他不说还好,一说就特别容易让人遐想连篇。
“就这里,怎么,不敢了?"苏锦书硬着头皮,昂首挺胸地说。她觉得周凌霄这种保守的人,绝对不能答应这种事情,今天这个场子,她绝对能找回来。
周凌霄看了她好一会,缓慢地张开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