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诡岛实录[悬疑]> 逃离孤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逃离孤岛(1 / 4)

第65章逃离孤岛

1990年9月5日

虽是九月初,闽越的秋老虎依然肆虐,毫无高抬贵手的意思。午后的阳光白花花地炙烤着柏油路面,蒸腾起扭曲的热浪。空气粘稠湿烫,裹挟着汽车尾气、尘土与路边小摊贩传来的劣质油腻味,沉甸甸地压在行人的胸囗。

司文澜背着半旧的帆布包,站在南安海洋大学的校门口。原本的鎏金校名历经岁月,已有些斑驳脱落,仍不减它在烈日下的光芒。90年代,南安海洋大学是南安省最负盛名的学校,后与其他学校合并,成为唯一的省属211南安大学。

司文澜微微咬紧嘴唇,眯起眼望向宽阔的校门。一路舟车劳顿,汗水早已反复打湿她额前细软的刘海,粘在额头上,有些狼狈。她身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的确良衬衫,是姐姐留下来的,浅蓝色裤子也有些短,露出纤细的脚踝。可她的背脊却挺得笔直,双眼闪烁着近乎灼热的喜悦与渴望。

这就是她拼尽全力挣脱逃来的地方。原来心心念念的大学长这样。司文澜在家里排行第二,上有能干的阿姐,下有一个妹妹,和父母拼尽全力终于生下、备受宠爱的弟弟。

夹在中间的孩子,就像墙角不起眼的野草,默默生长,很少引人注意。在她出生长大的闽越西部山村,父母都只是本分的农民,微薄的收入要养活一家六口,早已捉襟见肘。阿姐早就辍学打工补贴家用,却硬生生说服父母,以能更好挣钱为由,为她争取到读高中的机会。但没有人想到,她竞能真的考上大学。

去二十里外的镇上取到通知书后,家里的氛围异常沉默。“阿妹读太多书……怕是也没用,“阿爸只是不住叹气,“不如早点进厂干活,和你阿姐一样寄钱回来,帮衬点弟弟。”“原本说好的嘛,"阿妈帮腔道,“读完高中就行。阿妹早晚要嫁人的。”司文澜默然不语,没答应,也没反对,只是悄悄咬紧嘴唇。父母开始紧锣密鼓地给她安排相亲。嫁人,跟未曾谋面的丈夫一起进城打工,寄钱回家,再生一堆儿子。

是她未来看得见的一生。

八月的一个深夜,蛙鸣沸反盈天,司文澜怀揣以往偷偷攒下来的一堆皱巴巴毛票,以及怀中沉甸甸的通知书,毅然踏上通向远方的田埂。她不想要这样的人生。

三四张巴士车票,一张绿皮火车硬座,二十多小时,辗转颠簸到完全陌生的沿海城市。

虽然同处南安省,但在司文澜十八岁的人生里,她第一次看见山外的模样。可她并无太多心思欣赏风景。紧迫感像一条无形的鞭子,追在身后抽打着她的脊背。姐姐以往偷偷寄给她的钱尽管一省再省,仍被车费和吃食迅速榨干。而她的大学四年甚至才刚刚开始。当时的大学虽然学费全免,但杂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更别提吃饭、买书、日用品等开支。在校门口停留片刻,新奇的喜悦与成就感迅速褪去,吞噬司文澜脸上的笑意。她默默捏紧帆布包的背带,低下头,准备默默走进去。一道清脆的声线猛地从背后响起,热情地抓住她:“你好!你是新生吗?司文澜狐疑地回头,见一位短发女生站在树荫下。她看上去没大几岁,笑吟吟地望着自己,手里抓着一个没见过的金属盒子,方方正正,轮廓奇异。“有什么事吗?"司文澜看看左右,确认她在叫自己,才出声反问。“我是大三新闻系的,”女生一扬手里的金属盒,热情地迎上前,“我在做学生实践活动,给每一位新生都拍一张入学照!”“我……“司文澜微微垂下眼,手指无意识地揪着裤边,“我没有钱。”“不要钱!免费的!"女生热络地挽过她,“我在练习拍摄技术,还要谢谢你们给我当模特。”

原来那就是相机。

司文澜没有挣脱,半推半就地被她拉回校门口。“笑一笑。"女生举起相机,凑到眼前,“能考上大学都是天之骄女,还不开心吗?”

司文澜犹豫片刻,不由为她话里的展望而欢欣,由衷地扬起嘴角。是啊。无论有多难,这都是她即将开始的,崭新的人生。1990年12月24日

闽越的冬季短而猛烈,像快刀斩乱麻。

入学几个月来,司文澜如一只不知疲倦的工蚁,除上课外,就是穿梭在南安市的大街小巷。

按照学校公告栏上模糊的地址,她找过家教兼职,去餐馆洗碗,甚至去码头帮工搬货。

夜晚模糊的梦呓里,都是赚钱。还是赚钱。寒假转眼即到,很快又是过年。司文澜并没有想过回家。下学期的钱还没赚到,必须抓紧时间打工。何况这段时间里,父母不闻不问,甚至没有找过她,仿佛从来没有过这个叛逆的二女儿。过年前后,零工都要结钱回家,正是赚钱的好机会。冬季孱弱的夕阳余晖落在码头旁的旧街,司文澜单薄的身影印在斑驳的墙壁上。很多餐馆过年也停业,卖苦力的活计不要女人,她的计划并不像预想的那么顺利。

“阿妹,你找工作吗?"走过一间破败逼仄的门口,蹲在街边的女人抬头问她。

司文澜猛地回头。对方穿着碎花棉袄,面容和善,手里拎着菜篮,似乎刚买完菜回家。

“你有工作介绍吗?"司文澜心里升起一丝微弱的希望。女人上下打量她片刻,轻叹一声:“看你年纪轻轻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