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Chapter053.尘封往事汽笛长嘶,渡轮如期靠岸,盛夏的午后蒸腾着难耐的热度,蝉鸣四起。司潮径直打一辆出租车,按照李遂给的信息和事先搜索到的地址,驶向千宁市的老城区。
湛蓝的天空下,烈日炎炎,老旧的居民楼如同古木苍天的森林,伫立在冰冷的钢筋水泥中。
司潮下车进小区,苍绿的相思木树荫下,零零散散坐着些老人,或相坐对弈,或围坐纳凉。看见有陌生年轻人出现,老人大概顿觉稀奇,不免盯着她多看几眼。
“劳烦问一下,温锦老师是住在这里吗?"她笑笑,问道。老小区的住户多固定,抬头不见低头见,大都互相认识。有人立即答应:“对呀,她住501,你是她的学生?”司潮不愿多说,点点头权当默认。
“真好,退休这么多年还有学生来看”
“可不是嘛!不过人家毕竞德高望重,也是应该的。”走出去许久,司潮还能听见身后老头老太的闲聊。看来这些年来老小区探望的,她并不是少数。
老居民楼没有电梯,楼道里弥漫着经年不散的潮湿气息,以及某种老旧木材的腐朽味道。司潮徒步爬上五楼,不见气喘,停在一扇深绿色防盗门前。大门漆皮剥落,大概有不少年头,两侧贴着手写对联,字体清雅飘逸。司潮抬手,轻轻敲几声门:“您好,温老师?”里间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木门打开一条缝,一张温和优雅的脸探出来。她大约六十多岁,戴着老花镜,镜片后的双眼有些许疑惑。“温老师,我是司潮,昨天跟您打过电话。"她温声说道。“哦我……哦!"温锦神情一僵,抬手拍脑袋,“你看我这记性”她拉开防盗门:“快进来吧。”
“哎。"司潮答应着换鞋。
温锦引她入内,一哂:“地方小,别介意。”屋子的确不大,进门便是客厅,陈设简单甚至堪称清贫,地面是水泥地,但收拾得异常整洁。最引人注目的是,阳台、窗边甚至墙角都摆满各色花盆,打理得干净清爽。
也不是什么名贵品种,多是茉莉、栀子、长寿花之类好养活的,却都枝叶葱茏,有些正开着花。
“坐吧,"温锦一指铺着提花盖布的老旧沙发,自己拉过一张老式竹椅坐下,“你电话里说得不多,是为了书真的事?”司潮点点头,依言落座,鼻间闻到一股清淡而富有生命力的氤氲花香,冲淡老居民楼的沉闷。
“喝茶吗?"沙发前是闽越人惯用的茶桌,温锦也不等她回答,自顾自地烧水。
司潮克制地环顾四周:“您是……一个人住?”“对呀,"温锦随口答道,“我没结婚没孩子。”在那一辈的闽越,她算是极少数人。但从家里就可以看出,她的生活照样有滋有味。
司潮坐直身体,说明来意:“我想详细了解陈书真阿姨当年的事,尤其是她决定去长汐屿之前的情况。”
温锦轻叹一声,视线投向阳台上一盆开得正盛的茉莉,仿佛在放空,又似乎在看向很远的地方。
“书真啊……她是我带过最有灵气、也最倔强的学生。”烧水壶尖声嘶鸣着,温锦洗杯倒茶,复又陷入沉默。氤氲的茶香模糊视线,虽然是普通的瓷杯,却洗得透亮。茶叶也不算多名贵,混着花香,将人拉入回忆。
“那是二十几年前,她是新闻系的学生,我是她的老师,毕业后也还有保持联系,“温锦平缓地叙述道,“她那时候在《南安日报》跑新闻,劲头足得很,什么脏的累的危险的,她都敢碰。所以很快,她就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变成业界小有名气的调查记者。”
“后来有一天,她突然打来电话,语气特别不一样,兴奋,又有点紧张,”温锦微微蹙眉,“她没详细说太多,只说她可能有点线索,能摸到一个藏得很深的拐卖团伙。”
司潮心下微微一沉:“她有具体说是什么线索吗?”“应该没有。"温锦摇摇头,“她做事向来有分寸和规矩。还在求证阶段的事,她不会轻易往外掏,哪怕是对我也一样。”“我还记得,她当时特别兴奋,说如果这是真的,一定能挽救很多人,能掀开一块很大的遮羞布。”
司潮恍惚地点点头。她凝视着氤氲的热雾,似乎能透过时光,仿若看见那双亮晶晶的眼睛。
温锦的声音渐渐沉下去:“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闽越这个地方,大家都心知肚明,偏僻、闭塞,宗族观念又强。能存在拐卖团伙的地方,外人必然很难深入。”
“何况那个年代的治安,哪里能和现在比?但凡是穷乡僻壤,法理有时候都大不过族规。“温锦摇头叹道,“所以,我自然是劝她不要去。一个年轻阿妹跑去查这种事,运气好被当货物卖掉,运气不好就是命丧当场。”司潮深吸一口气,感慨道:“您也没想到她铁了心,最后竞是乔装打扮成男人也要去。”
“我也是接到你的电话才知道……我那时很严肃地阻止她,"温锦看着司潮,眼神透着一丝忧虑和后怕,“有新闻理想是好的,但首先要保护好自己。那种地方水太深,一个人瞠不了,应该让警方处理。”“她当时没反驳我,只是答应着,"温锦苦笑一声,“我以为她听得进去。之后,她再也没提过,来看我也只是说些别的,我才渐渐放下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