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殿下?!”
灼玉蓦地松了手,迅速起身,端正规矩的坐姿像庙里的老僧:“阿兄怎么会在这里?”
容濯玉冠束发,白衣胜雪,衣摆垂落逶迤,像是蜿蜒的银河。灼玉不由多看了两眼,他一向讲究,今日这一身装扮更是从头到脚都精致,莫非是要在外面与重要的人见面?
容濯将她的打量尽收眼底,不动声色地弯了弯嘴角,给她倒了一杯茶,温声道:“出宫有事,看到你的马车在这里,便进来看看。喝杯茶润润嗓子吧。灼玉恍惚接过。
从前阿兄也时常给她倒茶,但他自幼养尊处优,鲜少照顾人,因而即便是倒茶姿态间还是保留生疏,今日有些不同,他动作流畅,神情温和,好像很习惯照顾人。
不,应当不是手上动作的缘故,而是他周身多了一种沉淀而平和的稳重,就像……
成家了一样?
那日宴上她遇到那几位近期才新婚的郎君就是这样的。灼玉小口抿着茶。
容濯没说话,也没有要走的打算,灼玉害怕这样的沉默,开口谈正事:“之前我曾托人转告过阿兄。阿兄应该也能猜到长公主没立场杀我,大抵有人借刀杀人,为何不多审一审?”
容濯散漫道:“懒,不想审。”
好敷衍的借口。
灼玉继续道:“说不定是薛党背后的大鱼,毕竟若我因为你的婚事遇害,便离间了你与吴、赵两国。此次阿兄若不深究,恐会错失良机。”妹妹平日懒散,真有正事却可以抛弃一切纠结,容濯本不想跟她谈正事,却忽然发觉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便也接过话:“推你下水的人既是对方所安排,便只会照对方希望的招供,多审也无用。错失便错失吧。”灼玉不解:“为何?”
“为了我,也为了你。“容濯清越声音透出冷意,“孤要让那些有同样心思的人看一看,即便是孤的姑母,若为撮合儿女使用阴私手段也照样会被问责,更想利用吾妹来行事。”
顿了顿,他又如往昔温柔:“也为了让那人得逞。”灼玉听得认真,不自觉凑近些,问:“你是想放长线,钓大鱼?”容濯余光留意着一切,嘴角轻扬:“嗯,过去一年多里,我查出了许多朝中大臣,惩处了不少人。在背后的人却始终蒙着面纱。那人太谨慎,好在快浮出来了。”
提起背后那人,灼玉亦是胆寒:“那人很聪明,把我推下水,既可让你与太后产生矛盾,也能在你与吴、赵国之间捏造矛盾,可惜了长公主当了他的棋子。”
容濯冷淡道:“姑母也不无辜,是她应得的。”长安城中的明争暗斗防不胜防,稍不留神就会牵扯其中,灼玉忽然怀念起在赵国的日子。
她也从商议的事中回过神,虽未刻意远离他,但不经意间还是会流露出拘谨客套。
容濯凝着她:“你素好玩乐,初到长安时常撩拨各家郎君,在赵国时亦不老实。像从前那样当个无忧无虑、嬉戏人间的女郎、多爱几个人,这不好么?为何独独要为容顷而改变。”
容濯话停在这里,他省去了一句疑问,她今生钟情于容顷,前世可以为了避祸嫁给靳逐。
为何独独不能选他?
但他最终没说。
灼玉讶然。
这话听来只是不希望妹妹为情所困,希望她能当个像晋阳长公主那样的游戏花丛的女郎。
可若他真的对她有什么,不该想独占么?她实在是弄不清他态度。容濯笑了笑,藏下私心,道:“我只是宁可你游走花丛,也不希望你独属于谁。”
灼玉侧过眸,他太难懂了,她不想再深究他每一句话是否有深意,她望向窗外,楼下茶肆的后院里种着桂花树。
此时已入秋,桂花绽放,清香扑鼻。
她闭上眼轻嗅。
“好香。”
容濯定定看着她轻嗅桂香,不自觉唤她:“灼约他如在旧梦中,声音轻若云烟,不知能否飘入她耳畔,但近乡情怯,不想吓到她,他改了口,以更清晰的声音唤她:“阿蓁。”灼玉转头:“嗯?”
容濯低头注视妹妹,眸光温柔:“阿蓁,你相信人有前世么?”“前世?“灼玉微微转眸,“你是说,像戏文里那样,人死了之后再托生,死前那一世就是前世?”
“不是。“容濯发觉自己也难以界定,“是人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不一样。”重新开始。
四个字似一阵风,灼玉脑中的雾似有散开的征兆,她抵触地皱眉,将那层雾遮得更为浓厚。
她不解道:“有什么不一样?假使回到是过去,哪怕再一次经历曾经经历的事,也多少会有所改变,无法和从前一样,就如圣人所言,看似是一直在同一条河中,但淌过的水是却不是前一刻的水,说白了一一”她笃定而固执:“就算有所谓的重来,也终究不一样。”容濯蓦地怔忪,妹妹的话道破一个哲理。他是如今的容濯,也是前世的他,但她没有经历那些。
她只是容蓁,是灼玉翁主。
即便不曾恢复前世记忆前,他对她早已不清白,但那只是他的单相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