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正说着,上课铃声准时响起。
随后,一位约莫五十出头的女教授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教室。
她戴着金丝眼镜,梳着一丝不苟的低马尾,眉宇间透着几分书卷气。
果然如顾菲菲所说,这位带着知青气质的教授站上讲台后直接翻开讲义,省去了点名环节。接着,她先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艺术概论》中“艺术的演变”这一章节,随后又结合音乐学院的专业特色,着重探讨了“听觉艺术”中的“音乐的瞬时性”和“纯音乐的抽象表达”。
还不时穿插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比如从周杰伦的《夜曲》切入,延伸到肖邦Rubato节奏的美学选择,深入浅出地分析创作中的艺术决策。
就连王灿这个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一点不觉得枯燥。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两节课转眼就要结束。
在距离下课还有十分钟时,罗教授转身擦去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板书,转而流畅地写下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听众”。
她轻轻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微笑道:“趁着下课前的这点时间,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音乐为什么需要听众?”
说这话时,这位教学风格与江亦雪有几分相似的教授,目光缓缓扫过整个教室。
《艺术概论》作为艺术学的基础理论课程,虽然是几个专业一起上的大课,但在申海音乐学院这样的艺术院校里,每个专业的学生本就不多。
再加上逃课的学生,偌大的教室里只稀稀拉拉坐着四十来号人。
所以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罗教授的目光落在了顾菲菲身边的王灿身上。
她微微挑眉,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真没想到我的课上还会出现新面孔。不如就请这位同学来试着回答一下吧。”